-
日期: 2023-12-29 | 來源: 日本華僑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蔣豐(ID:jnocnews),作者:顏丹丹(涉日業務中國律師),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還有沒有更凶的凶宅?”看似極其吊詭的壹句話,戳破了偽中產優雅的外衣。
買房,圖的是“安居樂業”。如果買到凶宅,別說“樂”了,心都不“安”。但話說回來,同樣條件下,凶宅的價格要便宜很多,如果拋開精神層面的糾結不談,單就物質層面而言是很劃算的。
在日本,隨著房價的逐年攀升,方方面面都合心意的房子越來越難找。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價格能接受的,要麼面積小,要麼房齡老;如果要考慮價格、面積、房齡的,就只能犧牲區域或地理位置。但有不少“事故物件”,卻可以兼顧以上需求要素。只是因為被貼上了“事故”的標簽,不僅很少有人問津,連房產中介公司也望而卻步,不敢接手。
所謂“事故物件”,在日本是指發生過自殺、他殺、火災死亡事件的房屋。只有這叁類事件屬於“事故”,而其他的死亡事件,雖然也是“不祥事件”,比如因病去世、自然死亡或者因為摔倒或吞咽導致的意外死亡等,嚴格來說都不屬於“事故”的范疇,這類房屋至多算是“不祥物件”。
事故物件會間接影響再次交易和租賃關系,不祥物件則會直接影響居住者的心情體驗,最直觀的問題就是:“這房子鬧鬼嗎?半夜叁更的會不會有幽靈?”
神奇如湯川學,可以用物理知識解釋鬧鬼的老屋,卻也無法改變那裡曾是凶案現場的事實。於是,面對耿耿於懷的居住者,有房產咨詢公司敢為天下先:“你不是懷疑有鬼嗎?我捉給你看!”
這家位於日本東京都新宿區的房地產咨詢公司Kachimode在壹群吃瓜群眾的關注下,壹本正經地“捉鬼拿妖,調查幽靈”。
第壹步
使用先進的儀器捕捉幽靈行蹤,這算是以科學對抗神話。兩台攝像機、壹台IC錄音機、壹台電磁波測量裝置、壹個室溫/濕度/氣壓計、壹台風測量裝置(用於惡作劇者)、壹台熱成像儀、壹台噪音測量裝置等各種器材,安置在幽靈可能出沒的房間各個角落——就這陣勢,還別說沒有幽靈,就算真有幽靈,也能嚇出魂兒來。
第贰步
實施監測,實地捉鬼。幽靈調查分為8個項目:①視頻錄制②錄音③電磁波測量④氣壓測量⑤溫濕度測量⑥風力測量⑦熱塗鴉確認⑧噪聲調查。從晚上10點到第贰天早上6點期間,正是人類睡眠時間,也是幽靈活動時間。如果捕捉到蛛絲馬跡,自然會深究到底,但如果毫無異常,盡管已在意料之中,公司也會出具《幽靈調查報告書》,甚至會頒發證書。這些資料會與房屋的事故說明放在壹起,呈現給新買家或租客,讓他們可以安心接手入住。
幽靈是虛幻想象的,但調查幽靈的費用卻實實在在——過夜調查費用約為5萬日元,另加稅金、交通費和住宿費用。這筆費用其實也包含了調查者的精神撫慰金——這麼近距離地與幽靈面對面,換作誰心裡都有些壓力吧。
起初,有人質疑這種調查是在炒作房產,但隨著壹年多的實踐效果的呈現,越來越多的業主和賣方開始接受這種調查。如此嚴密細致的現場監測,與其說打破了關於幽靈鬼怪的謠傳和心結,不如說是確保了房屋的居住質量。比如溫濕度測量和噪聲調查,就讓很多業主對監測後的房屋憑生好感,有的買家甚至因為《幽靈調查報告書》而堅定了購買事故物件的決心。
為了擴大營銷影響,Kachimode公司甚至公開招募可疑物件,聲稱如果真發現幽靈,會獎勵居住者100萬日元。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筆巨款足以讓人變得勇敢。
看來,日本的事故物件和不祥物件,洗白之時指日可待。不過,眼下當務之急,恐怕是幫時不時鬧鬼搞得岸田文雄要夜宿酒店的首相官邸看壹看。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蔣豐(ID:jnocnews),作者:顏丹丹(涉日業務中國律師)-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