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12-30 | 来源: 联合早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春节专栏 | 字体: 小 中 大
中国明年春节的话题特别多,继除夕放不放假后,该不该取消烟花爆竹禁燃令成为又一个讨论焦点。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沉春耀12月26日向人大常委会会议报告2023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时披露,有公民和企业提议审查一些地方全面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
法工委经审查认为,《大气污染防治法》和《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授权县级以上政府划定限制或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时段和区域,但没有全面禁止销售、燃放符合质量标准的烟花爆竹,全面禁令与条例中的规定不一致。
关于全面禁售、禁燃的问题,法工委认为,认识上有分歧,实践中也较难执行,应按照上位法规定的精神修改。
官媒和民间的集体呼吁
法工委表态后,《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顶端新闻星期三(27日)发文,呼吁各地以此为契机,尽快终结全面禁放花炮的规定。
文章写道,近10年来全国重污染天数下降93%,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6.5%,短短几天春节不会对全年环保成绩带来多大伤害。此外,划定可燃放的时段和区域,做好安全措施,已是各地的成熟经验。如果地方政府再以污染和安全作为禁放藉口,“就是懒政、一刀切”。
《新京报》也发文称,烟花爆竹能不能放、能何时放、能在哪放,理应是个“既要又要”的命题,能否拿捏好善治分寸,考验著各地的治理水平。从“放”到“禁”之间还有“限”,并非只能在两极间跳转。
中国互联网上随后也掀起关于烟花爆竹要“禁”还是“放”的讨论。“全面禁燃烟花爆竹不合法”、“全面禁放烟花爆竹是时候终结了”、“烟花爆竹禁燃令该全面解绑吗”等话题,近三天接连登上微博热搜榜。
从网络上的讨论声量来看,大多数民众支持鬆绑禁令,认为春节放花炮是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应继续保留并传承下去,“只有噼里啪啦烟火砰砰的年才有年味儿啊”。
但也有网民写道,在享受瞬间璀璨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空气污染和噪音扰民的问题,也不能忘记每年因燃放烟花爆竹导致的事故悲剧”。
利好消息也带动民爆、烟花概念股星期四(28日)开盘集体冲高,华尔泰、ST熊猫涨停,迪尔化工涨超10%,凯龙股份、保利联合、高争民爆、国泰集团等跟涨。
花炮燃放规定的演变
空气污染与安全问题,一直是中国各地对花炮燃放祭出禁令的主要依据,也是牵制花炮燃放规定能否鬆绑的主要因素。
以北京为例,2012年至2017年春节期间,北京的PM2.5平均浓度均超出全年日均浓度,重污染天数约两天至四天。
2009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曾因违法燃放烟花,造成新大楼北配楼工地发生火灾,火焰高六至九米,消防人员花了近六小时才把大火扑灭。湖南省岳阳市一家市场在2017年也发生过一起花炮爆炸事故,造成六人死亡。
2009年2月9日,央视大楼北配楼工地因违法燃放烟花发生火灾。图为民众在起火建筑物旁看著被火势淹没的大楼。(网络图片)
今年1月1日至4日,湖北汉江、陝西西安、江西景德镇、江苏常州都发生不同规模的火灾,原因都指向违规燃放花炮。
中国禁放花炮的规定最早可追溯至1990年代。北京在1986年决定对花炮燃放采取“逐步限制、趋于禁止”的政策,以解决燃放花炮带来的安全隐患,广州等其他城市随后也逐步跟进。-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