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1-28 | 來源: 叁聯生活周刊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中國寫字樓市場降溫的速度之快,遠遠超過了住宅市場。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的寫字樓大量空置,空置率創出10多年的新高,而租金價格創出10多年新低。壹線城市裡些曾經最頂級的寫字樓,在大量辦公區域關門之後,也不復往日的繁華和氣派。
根據市場主流機構的數據,去年年底,中國幾大壹線城市的寫字樓空置率都超過了20%。深圳的空置率最高,甲級寫字樓的空置率超過26%,上海的空置率為21.8%,比上年上漲超過5個百分點;北京的空置率為21.7%。這就意味著,在中國壹線城市,至少有超過2成的寫字樓處於空置狀態。按照很多網友的目測,很多頂級辦公大樓的空置率還要遠高於此。
《盛裝》劇照
隨著寫字樓空置率越來越高,租金也隨之大幅跳水。空置率最高的深圳,租金價格相比前幾年的最高點已經下跌了3成,回到了11年前的水平;北京去年的平均租金下降超過9%,但從實際成交價格來看,部分區域跌的租金價格其實已經被腰斬,比如望京某熱門辦公區域,前兩年的租金價格為每平方米7元/天,現在已經跌到了3.5元/天。
國內寫字樓市場之所以出現斷崖式下跌,主要原因還是需求疲軟。寫字樓市場有壹個指標叫做淨吸納量,是指“新租面積+擴租面積-退租面積”,業界以此衡量寫字樓的市場需求。以最近兩年的數據來看,國內壹線城市的寫字樓淨吸納量呈現暴跌之勢。
從2021年到2023年,北京的甲級寫字樓淨吸納量從101萬平方米下降到12.7萬平方米,跌幅87%;上海從136萬平方米下降到39萬平方米,跌幅71%;深圳從84萬平方米下降到22萬平方米,跌幅74%。以這組數據來看,叁大壹線城市的甲級寫字樓,在過去2年的需求大幅萎縮了7-9成。
《獵場》劇照
企業對於辦公樓的需求大幅下降,主要原因還是最近幾年很多企業盈利不佳,需要通過各種方式縮減開支。比如互聯網企業,在過去行業的黃金時期,很多互聯網公司都非常舍得在辦公環境上花錢,但是隨著這幾年互聯網行業的紅利期逐漸消失,各大互聯網公司都面臨不同程度的盈利壓力,降本增效就成為互聯網公司過冬的戰略。
如果說大規模裁員還要面對各種社會壓力,那麼縮減辦公開支就成為相對最容易的選擇。在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之下,很多互聯網大廠或是減少辦公面積,或是消費降級,從頂級辦公區域搬遷到更便宜實惠的寫字樓。
比如北京的中關村和望京地區,是互聯網企業最集中的兩大區域,但是最近幾年,很多互聯網企業都開始撤出,字節跳動、微軟和愛奇藝等等從中關村退租,美團更是在望京提前退租3萬平方米。-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