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3-13 | 来源: 上观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3月12日,教育部公布了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以下简称“研考国家线”)。数据显示,今年不少专业的研考国家线纷纷上涨,而今年全国438万考生比去年下降约36万人,降幅约7.6%,是2015年连涨8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考研人数下降,分数线却上涨,考研竞争更激烈了?该如何理性看待其中的变化?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就此采访相关教育专家。
【专硕学硕分数线合成“一张表”】
相比于2023年的“研考国家线”,2024年没有特别区分学术学位类和专业学位类进行公布,而是“两张表”合并为“一张表”,如果没有特别说明专硕的分数线,意味着专硕的分数线和学硕分数线一样。如果专硕的分数线和学硕的不同,则会在同一学科门类里面进行具体说明,代码第三位数字为5的是专硕。
来源:学信网
该如何看待这一变化?同济大学教育评估中心主任樊秀娣认为,以往,学硕的分数线往往比专硕高一点,今年研究生扩招更多名额放在了专硕,大多数专硕学硕分数线一样,反映了国家研究生深层结构的调整在起作用,效果是明显的。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郭鹏曾表示,从学位类型看,坚持推进学术创新型人才和实践创新型人才分类发展,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加强工程技术领域高层次应用型领军人才培养。2023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比例已经接近60%。“不断优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结构”的信号在分数线上也有了体现。
专硕和学硕是两类不同培养方向的人才,专硕侧重培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学硕则侧重培养学术性人才。上海电机学院研究生处处长吕红芳解释,在传统应试教学模式中,往往认为专硕研究生要比学硕研究生的含金量价值低,这其实也是许多人的误解之处。扩大专硕的招生规模,并非代表着学硕研究生不吃香,而是按照当前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所作出的政策调整。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