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3-20 | 來源: VOA美國之音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即使改變統計方法 中國青年失業率2月仍繼續走高 https://t.co/3ZZ3b2jojB
— 美國之音中文網 (@VOAChinese) March 20, 2024
中國官方統計顯示,中國2月份青年失業率上升。此前,中國統計部門暫停發布青年失業率數據。在調整統計方法後公布的這壹數據表明中國經濟仍然復蘇乏力。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叁(3月20日)在其官方網站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全國城鎮不包含在校生的16至24歲勞動力失業率為15.3%,高於1月份的14.6%;全國城鎮不包含在校生的25至29歲勞動力失業率為6.4%,全國城鎮不包含在校生的30至59歲勞動力失業率為4.2%。
中國國家統計局此前於3月18日公布的2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3%,比1月上升0.1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月下降0.3個百分點。
中國去年青年人群失業率飆升,國家統計局此前壹度暫停公布16-24歲人群失業率。中國政府隨後修改統計方法,從去年12月開始,改為發布不包含在校生的16至24歲、25至29歲、30至59歲勞動力失業率。
新的統計方法剔除了尋找兼職工作的在校學生,僅以離開學校、進入社會,尋找全職工作的青年為統計對象。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統計,根據2023年各月的平均數字,中國大陸16到24歲的城鎮人口中,在校學生占6成多,約6200萬人;新數據只需關注占比3成多,約3400萬的非在校青年的失業情況。
中國國家統計局官員說,新方法將尋找兼職工作的在校生與畢業後尋找全職工作的年輕人區分開來,能“更精准監測青年就業失業情況”。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在壹次新聞發布會上說,畢業生需要找工作,但“在校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而不是兼職工作”。
不過,有分析說,將在校學生完全排除在青年失業率統計范圍外的做法不符合國際慣例。國際勞工組織的壹名發言人對《華爾街日報》說,將學生排除在失業率統計范圍之外與該組織制定的衡量標准不符。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定義,失業率為失業人口與勞動活躍人口之比,失業人口指當前沒有工作,但有意願且能夠工作、過去壹個月內壹直在積極尋找工作的人。
在美國與歐洲國家,只要學生壹直在找工作,這類的全日制學生也會被納入就業統計范圍。
疫情後的中國經濟從去年開始壹直復蘇乏力。全球和國內需求疲軟,許多公司擱置了雇傭新員工的計劃。當局對補習和科技行業的監管打擊,使中國的經濟環境更為惡化,同時打擊了這些行業雇傭年輕人的能力。-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