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3-27 | 來源: 紐約時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巴爾的摩壹座大橋因橋墩遭貨輪撞擊坍塌,而廣州上個月發生類似事故造成伍人死亡。
目前這兩起事故仍處於調查階段,具體原因尚不明了,但令人對日益增大的船只的安全標准以及世界各地橋梁的抗撞擊能力產生疑問。https://t.co/KSk0qXUDdQ— 紐約時報中文網 (@nytchinese) March 27, 2024
巴爾的摩的撞擊事故壹個多月來至少第贰起集裝箱船撞上大型公路橋的事件,令人對尺寸日益增加的船只的安全標准以及世界各地橋梁的抗撞擊能力產生疑問。
2月22日,在中國南方港口城市廣州,壹艘載有成堆集裝箱的較小船只撞上了壹座雙車道大橋的底部,導致車輛墜落。官方稱有伍人喪生。
這些事故也引發了壹些問題:是否應該要求更多的船只做好准備,在港口發生緊急情況時迅速拋錨,以及是否應該讓更多的船只在進出港口時有拖船伴隨。
廣州事件還沒有最終報告,調查人員對巴爾的摩事件的調查也剛剛開始。但在巴爾的摩港口入口等主要水道上的橋梁支撐橋墩周圍,船舶碰撞屏障是標准設置。例如,紐約市的維拉扎諾海峽大橋在支撐橋墩底部周圍設置了巨大的混凝土和石塊屏障。
目前還不清楚支撐巴爾的摩大橋的橋墩周圍的屏障有多古老。這座橋建於近半個世紀前,設計時間就更早了。那時的船只遠沒有現在這麼大。
廣州的撞船事故發生在壹條不太重要的水路上,是珠江的壹條小航道。那裡的大橋當時正在安裝保護橋墩、防止船只撞擊的裝置。據官方電視台CCTV報道,這項工程本應在2022年完工,但壹直被推遲,最新的完工目標是今年8月。
許多大型船只的領航員和船員在進出港口時都會准備好兩個錨,以備在發生失去動力等緊急情況時需要迅速停船。紐約驗船公司卡拉扎斯航行顧問的首席執行官巴茲爾·卡拉扎斯說,他看到油輪船員普遍采取這種預防措施,但在集裝箱船上卻不太常見。
“船錨必須解開並准備好拋下,這需要壹些時間來准備,因為壹般來說,船頭的船員必須親手去解開並且放下船錨,”他說。“這不是緊急情況下可以做到的。”
大型船舶在駛離或進入港口時通常有拖船伴隨,在船舶遇到困難時,拖船可以推動它們脫離險境。目前還不清楚周贰撞橋的那艘船是否有拖船隨行。
巴爾的摩的這艘船駛離時正值大潮湧出港口。月亮幾乎還是滿月,在不到24小時前達到最圓。
春天滿月期間,在當地海平面會出現最大幅度的潮汐變化。雖然巴爾的摩的港口即使在春季滿月潮汐期間變化也相當小,但潮汐運動可能是造成撞橋事故的壹個因素。
“退潮會增加海水向海方向的速度,這實際上會對出港船只的速度產生累積效應,而且任何水流都可能使航行變得復雜,”卡拉扎斯說。-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