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4-05 | 來源: 聞道踐行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最近,特斯拉打算在印度建廠的消息,在網上引發熱議。
4月3日,據《金融時報》的報道,特斯拉計劃在本月向印度派壹個團隊,進行實地考察,為後續價值20~30億美元的電動汽車工廠選址。
消息壹出,印度人民沸騰了:印度電動車產業即將起飛,未來將超過東方大國。
有人立即反駁:拉倒吧,就印度那工業水平,造出的特斯拉還有人敢坐嗎?
雖然印度人壹向樂觀,但這個反駁還是有道理的。
拿蘋果手機為例,從2017年開始,蘋果考慮在印度建廠,隨後,不斷將供應鏈從中國遷往印度。
2023年,蘋果做了壹個大膽的決定:在印度生產部分iPhone 15手機。
你猜結果如何?
印度制造的蘋果手機,最後因質量問題,有壹半的iPhone被退貨。
屋漏偏逢連夜雨,也有報道稱,印度塔塔集團與蘋果合作的工廠,生產的手機外殼零件,良品率只有50%。
消息壹出,歐美日韓的果粉們紛紛表示:只願意購買在中國生產的iPhone手機。
果粉們為啥對在中國生產的iPhone手機情有獨鍾呢?
原因很簡單,中國是世界上制造業第壹大國。
2021年,中國制造業產值4.9萬億美元,美國2.5萬億美元,印度4559億美元。
中國的制造業產值,是美國的1.96倍,是印度的10.7倍:
中國不僅是全球制造業大國,也是唯壹壹個什麼都能生產的國家。
只要你能想出來,中國就能造出來,不僅質量壹流,制造成本也低得讓你意想不到。
就像壹位西方評論家所言:如果你在中國造不出滿意的產品,去其他任何國家都是徒勞。
幾乎任何壹個行業,中國都有非常完整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工業生產的自動化水平,也領先全球。
拿小米北京汽車工廠來說,壹期工廠從開工到竣工,只用了14個月。
更厲害的是,小米汽車工廠使用了700多個機器人,在產能爬滿後,每小時可生產40輛小米SU7汽車,每76秒就有壹輛新車下線。-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