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4-09 | 來源: 財經數據庫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去年以來,壹直在不厭其煩地講過剩問題,現在看,這個問題比原來想象的更為嚴重,更為復雜,更為麻煩。
我們先來看看壹些國家在2023年經濟增長的情況”
首先是東盟:2023年,印度尼西亞GDP增長5.05%、越南增長5.05%、馬來西亞增長3.7%、泰國為1.9%、新加坡為1.1%、柬埔寨為5.6%。
其次是印度:2023年,印度經濟增長率遠超市場預期,達7.7%,該國第肆季度的經濟增長率達到了令人矚目的8.4%。
再看中亞:2023年,哈薩克斯坦全年經濟增長約為5%、烏茲別克斯坦為增長6%、塔吉克斯坦為增長8.3%、吉爾吉斯斯坦增長6.2%、土庫曼斯坦增長6.3%。
最後看壹下墨西哥:墨西哥是產業鏈重組的重要受益者。墨西哥2023年GDP的增長為3.2%,略低於2022年3.9%的增速。目前美墨貿易額已經占到美國貿易總額的15%以上,墨西哥已經成為美國第叁大貿易伙伴。
大家從這些數字中看出什麼門道了嗎?除中亞諸國外,都是友岸外包、近岸外包的對象,是供應鏈替代國家,換句話說,都是產業鏈重組過程中的受益者。
這是產業鏈重組值得注意的第壹個重要動向。
第贰個值得注意的動向就是美國制造業的回流與重建
最近這幾年,美國經濟的狀況在許多人看來非常難以理解。在2022不僅是外人,就是美國的專家也幾乎眾口壹詞地認為,美國必然經歷壹場經濟衰退。尤其在去年年初,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下半年,美國應該出現壹次衰退。所爭論的,是會軟著陸還是會硬著陸?
結果出乎所有人的預料。現在有人說,也許這壹次美國經濟是根本不著陸,即長期保持現有的低空飛翔。還有人帶著疑問的口氣問,有沒有壹種可能:美國經濟就是這麼好?因為大家很難相信這是壹個事實,而且這也不符合經濟學的原理。但問題是,事實就是事實:2023年全年,美國經濟增長2.5%。而且,就業人數強勁增長,實際工資漲幅保持壹個非常不錯的速度,通貨膨脹正在放緩,降低利率的前景已經迫在眉睫。
其實,這種狀況是可以理解的。我曾提出大拆解的概念,以解釋近年來世界格局的變化。其中的含義之壹是,在大拆解之後,美國面臨的是供給的問題,中國面臨的是需求的問題。美國需求問題的解決,壹方面是友岸外包、近岸外包,另壹方面就是回流重建。這多少有點像我們80年代時的情形。2023年美國的制造業投資規模已經達到了2010年的平均值的叁倍,而且這個數據還在持續上升。有人估計,到2025年,將有84%的美國企業部分或全部回流其制造業務。
有人甚至認為,美國制造業的壹個新的超級周期要來了。
但也有人指出壹個問題,從歷史上看,美國的發展,往往是挖掘全新的賽道,以不斷地創新來推動經濟持續繁榮。但這壹次的情況不完全相同。除了新的賽道之外,產業的回流與重建,特別是傳統制造業的回流,意味著壹些新的傳統產業產能的形成,因此,導致的壹個結果就是在全球供應商中爭奪有限的市場份額。這對於全球經濟的發展無疑是壹個壞消息。
中國造汽車和建築機械本周早些時候在煙台等待出口。圖片來源:CFOTO/ZUMA PRESS
在內卷中的頑強發展的中國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制造業最大的產能是在中國,因為中國是壹個首屈壹指的世界工廠。
1997年是中國的壹個轉折點。就在這壹年,中國告別短缺經濟時代,正式進入過剩經濟時代。1997年下半年開始,受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國出口明顯下滑,國內95%的工業品供大於求。外向型企業經營困難,大批農民工失業。同時,全國1.6萬戶國有工業企業中39%處於虧損狀態。受此拖累,國有銀行隱形不良率大幅上升。這標志著,過剩取代匱乏與短缺,成為中國突出的問題。-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