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5-02 | 來源: 國際觀察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以色列 | 字體: 小 中 大
“國際刑事法院將發布逮捕令”的消息,搞得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惶恐不安。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內塔尼亞胡近日“不斷打電話”給美國總統拜登,希望拜登出面阻止。
據美國Axios新聞網5月2日報道,多名來自以色列和美國的知情官員透露,以色列政府已警告拜登政府,如果國際刑事法院對內塔尼亞胡及其他以色列高官發出逮捕令,以色列便將對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下手,采取可能導致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崩潰的報復手段。
報道稱,過去兩周,以色列官員越來越擔心國際刑事法院准備對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國防部長加蘭特和以色列國防軍參謀長哈勒維發出逮捕令。兩名以色列官員說,以色列已告訴美國,根據他們掌握的信息,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正在背後向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施壓。
來自美國和以色列的官員說,以色列政府向拜登政府表示,壹旦逮捕令發出,以色列將認為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負有責任,並采取可能導致其垮台的強硬報復行動。其中壹項可能的行動是凍結以色列為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代收的稅款。而沒有這些資金,該機構就會破產。
壹名以色列高級官員告訴Axios,國際刑事法院逮捕令的威脅是真實存在的,並強調如果這種情況發生,以色列內閣可能會做出懲罰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的正式決定,這可能導致其崩潰。
白宮和以色列總理辦公室拒絕置評。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官員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從左至右分別為:以色列防長加蘭特、總理內塔尼亞胡、以軍參謀長哈勒維。圖自《以色列時報》
據半島電視台此前介紹,根據20世紀90年代達成的協議條款,以色列代表巴勒斯坦人征稅,並每月向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轉賬。雖然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於2007年被驅逐出加沙地帶,但該飛地的許多公共部門雇員仍保住了工作,並繼續通過轉移的稅收收入領取工資。
數據顯示,以色列代表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每月征收的稅收約為1.88億美元,占該機構總收入的64%,其中很大壹部分用於支付在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工作的約15萬名政府雇員的工資。但在去年10月7日巴以沖突爆發後,以色列政府便凍結了專門用於加沙的稅收,並於今年1月起將這筆資金轉移至挪威。
2月18日,挪威政府表示已同意就向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轉移由以色列代征的稅款提供協助,以避免巴民族權力機構出現嚴重財政問題。
日前,《以色列時報》、《耶路撒冷郵報》等多家以媒援引消息稱,國際刑事法院最近幾天可能會對內塔尼亞胡、國防部長加蘭特和國防軍參謀長哈勒維發出逮捕令,並可能同時對哈馬斯官員發布逮捕令。
據介紹,國際刑事法院擁有124個常任理事國。不同於處理國家間爭端的國際法院,國際刑事法院重點審理犯有戰爭罪、危害人類罪和種族滅絕罪的個人刑事責任。美國和以色列均不是《羅馬規約》的締約國,但巴勒斯坦2015年簽署了該規約,因此,國際刑事法院有權裁決與巴勒斯坦有關的問題。
早在去年11月,國際刑事法院首席檢察官卡裡姆·汗(英國籍)就證實,他正在對約旦河西岸、加沙地帶和東耶路撒冷可能發生的戰爭罪進行調查,調查始於2021年3月,可追溯到2014年6月13日。卡裡姆·汗當時表示,鑒於10月7日新壹輪巴以沖突爆發,該調查將“延伸到10月7日以來敵對行動和暴力的升級”。
英國埃塞克斯大學國際法教師馬修·吉萊曾向路透社表示,任何面臨逮捕令的個人都將無法前往國際刑事法院的124個成員國,其中包括大多數歐洲國家、日本和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否則他們可能會被拘留。如果國際刑事法院對以色列官員發出逮捕令,將加劇以色列在國際上的孤立。-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