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5-12 | 來源: 科普中國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徹夜難眠、輾轉反側、夜不能寐……這幾個詞壹聽就讓人難受——睡不著實在是太折騰人了!甚至還有不少朋友因為睡眠總是不好,身心俱疲,直接影響了生活和工作。
那麼睡不好就等於失眠嗎?到底怎麼才能睡得更好呢?下面咱們就來聊聊關於失眠的誤區和對付失眠的小妙招。
01
睡不著就是失眠嗎?
說到失眠,很多朋友第壹反應可能是“那不就是睡不著嗎”!日常生活中也許這樣理解沒錯,但是,偶爾幾次睡不著的話並不壹定是失眠,嚴格意義的失眠要包含兩個要素:
壹是患者對自己的睡眠質量周期性感到不滿,如每周有兩到叁次睡不著並持續叁個月。這種因素因人而異。如果你每月經歷壹次睡眠困難,且確實對你造成影響,那也可能是失眠問題。
贰是患者太過在意睡眠,且被睡眠問題所困擾,變得容易憤怒、心煩意亂。有時候通過記錄會發現患者睡眠質量尚好,但患者自己認為睡眠很糟糕。
(圖/unsplash)
簡單通俗地總結壹下,所謂失眠,並非單指人們無法入睡的狀態,而應包含以下兩大要素:
1.渴望睡覺卻睡不著。
2.非常在意無法入睡這壹問題。
為什麼要先厘清失眠的定義呢?這是因為確實有很多人,睡眠問題的根源在於他們對“失眠”理解有誤,並為此過於恐懼和擔心:
“我擔心如果睡不著,我會出現健康問題。”
“我害怕如果夜晚睡不著的話,我會覺得孤獨和無趣。”
“我擔心第贰天不能正常工作,擔心自己難以在工作中保持旺盛的精力。”
“我發現只要睡不著,其他健康問題和身體疼痛就會加劇。”
實際上,有的人確實會偶爾睡不著,但他們並不把這當作什麼大事,更不會把這直接看作“失眠”,這樣的好心態非常有助於避免失眠。簡單地說,接受失眠這個事實,你可能睡得更快。
02
感覺自己沒睡著
就真的沒睡著嗎?
很多失眠患者,會堅稱自己壹夜沒睡或者只睡了非常短的時間,但是實際上通過觀察記錄,可以發現他們實際上睡眠時長並不短,這種情況往往是“矛盾性失眠”。事實上,許多覺得自己整夜失眠的人卻睡眠正常,與此相反,許多人以為自己睡得不錯,醒來時卻發覺渾身疲憊,事實上他們睡得並不好。
道理其實也很簡單,比如提個問題:“你的鼾聲聽起來像什麼?”相信沒人能答上來,這恰好說明獲取個體睡眠情況的核心難題——人們無法作答,因為他們睡著了。
你要是不信,可以在某些需要熬夜的場合做個小實驗(但不要經常熬夜),你可以記錄壹下睡著的親戚朋友是幾點睡的,再記錄下他醒來的時間,算算他睡了多久,然後再問問他自己認為自己睡了多久(別讓他看表),你准會大吃壹驚。-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