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6-03 | 來源: 智東西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智東西6月3日消息,大模型“套殼”的回旋鏢,這次扎到了美國科研團隊身上。最近幾天,斯坦福大學AI團隊陷入抄襲風波,被質疑“套殼”清華系大模型開源成果,引起輿論嘩然。
起因是這個團隊在5月29日發布了壹個多模態大模型Llama3-V,聲稱只花500美元訓練,就能實現在多個基准測試中比肩GPT-4的性能。但很快有人發現,該模型跟清華系大模型創企面壁智能5月發布的MiniCPM-Llama3-V 2.5模型有不少相似處,而且沒有任何相關致謝或引用。
壹開始團隊面對抄襲質疑還嘴硬否認,只承認使用了MiniCPM-Llama3-V的分詞器,後來證據越來越多——不僅架構和代碼高度相似,而且被發現作者曾在Hugging Face導入MiniCPM-V的代碼,然後改名成Llama3-V。
最絕的是Llama3-V連國產AI模型的“胎記”都抄走了,跟MiniCPM-V壹樣能識別清華戰國竹簡“清華簡”,而且連出錯的樣例、在高斯擾動驗證後的正確和錯誤表現方面都高度相似。
而基於非公開訓練數據的清華簡識別能力,是面壁MiniCPM團隊耗時數月、從卷帙浩繁的清華簡中逐字掃描並逐壹數據標注,融入模型中的。
面對鐵壹般的證據,Llama3-V團隊終於立正挨打,壹套道歉流程行雲流水,火速刪庫、發文致歉外加撇清關系。其中來自斯坦福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兩位作者澄清說他們並未參與代碼工作,所有代碼都是畢業於南加州(专题)大學的Mustafa Aljadery負責的,他壹直沒交出訓練代碼。
▲Llama3-V作者:Siddharth Sharma(左)、Aksh Garg(中)、Mustafa Aljadery(右)
這樣看來,Llama3-V團隊並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斯坦福團隊,不過因為此事聲譽受損的斯坦福大學至今沒有采取任何公開措施。
面壁智能團隊的回應很有涵養。今日,面壁智能聯合創始人兼CEO李大海在朋友圈回應說“深表遺憾”,這也是壹種“受到國際團隊認可的方式”,並呼吁大家共建開放、合作、有信任的社區環境。-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