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6-06 | 来源: 《星空下的对话》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01
中国人一生都在浪费
《星空下的对话》是由张朝阳发起的一档与各行业领袖和跨界先锋对谈的直播节目。
在一期节目中张朝阳说:我在中国长大耽误了太多的时间,中国人成长的比较慢,在年龄很大的情况下,也都不知道自己这辈子要干什么。
我见到一些美国同学,他们在中学或者大学时,就已经知道这辈子要干什么。
张朝阳的这番话刺痛了很多年轻人的心。
评论区有一句很扎心的话:我三十多了还不知道干什么,也不知道要不要结婚,也不确定自己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喜欢什么样的人,很茫然。
未来想要干什么,是中国人普遍都焦虑迷茫的问题,不只是30岁,从18岁到知天命的50岁,恐怕都没有几个人能回答出来。
一直以来,中国孩子的前半生都被学习和考试占据绝大部分时间。
我们几乎没有时间去思考自己未来想要做什么,也不知道学习考试的目的是什么,完全没有目标感。
我们甚至不被鼓励去思考,父母老师会对我们说:考上大学就好了,毕业就好了,拿到高分就好了。
从家庭到学校,到处都在渲染一种,你只管去做,不用想太多的气氛,我们习惯于按照别人的逻辑学习和生活。
当我们真正走向社会才发现,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与社会需求大相径庭,我们苦心积虑修得的学分也不能拿到社会上等价交换。
回过头来才发现,在生活的拷打下,我们迫不得已再从“社会大学”重新学习怎么挣钱、怎么为人处世。
一些幸运的人终于在某个时候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或方向,回头望才发现自己已经浪费太多时间了。
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个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25年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年龄、各方面条件都相近的年轻人。
结果发现,没有目标的27%的年轻人在25年后成为社会最底层;60%目标模糊的年轻人,25年后成为庸碌之辈;
10%有清晰短期目标的年轻人,25年后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3%有明确的长期目标的年轻人,25年后成为社会各界的精英。
有没有目标,目标清晰程度,目标是长期还是短期,看似不重要,实则对我们的发展影响巨大。-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