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6-07 | 来源: 冰川思想库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保持不断的学习,找寻自己真正喜欢、契合的道路,或许比被动地接受外界的“人生规划”更有价值。
今天高考。
主打升学考研、志愿规划服务的张雪峰,近日也不失时机地推出了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只是此前以亲民、接地气、“帮穷人填平信息差”形象示人的张雪峰,这次的定价一点儿都不“亲民”:2024届服务分为11999元的梦想卡和17999元的圆梦卡。
如此高昂的志愿填报价格,却很快被家长抢购一空。有家长质疑是“饥饿营销”甚至是“割韭菜”,而张雪峰方回应称,师资有限,故匹配名额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最高的17999元档次,服务老师也是随机分配的,并非张雪峰本人亲自服务。毋庸置疑,那些为志愿填报“豪掷万金”的家长,基本都是冲张雪峰的名头而来。只是花了一万八的家长,也未必能享受到他们心心念念的张雪峰一对一服务。
但更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即便享受到了张雪峰一对一的填志愿指导,也遵从张雪峰的规划填报了“好专业”,就能逆天改命,实现阶层跃迁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01
首先要说明一点,高考志愿信息填报,本身就是一项有一定专业性,也需要一定时间精力去量身研判的工作。
当年我填志愿的时候,父母也是备了礼品找了位做老师的朋友,最后给我报了计算机专业。以当时的就业形势来看,这个建议并不坏。所以,收取一定的信息服务费,是一种正常的市场经济行为。
张雪峰就直截了当地说过,“不要期待在直播间用一个免费的连麦,去完成一个正常收费在一万块钱左右的一对一升学规划”。虽然价格从原来的“一万块左右”涨到了现在的一万八,但从张雪峰受众的反响来看,还是有家长愿意为之买单的。
从近年来高考志愿填报付费市场的走热,也能看出家长的日益重视和焦虑。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高考志愿市场付费规模仅为1.3亿元,2023年约为9.5亿元。夸克、百度、网易有道、知乎等互联网企业也都纷纷入局这一赛道。
另一层面,新高考模式的开展,让传统的文理科填报方式被调整。继三本取消之后,一些地方也取消了一二本分类。去收集、筛选这些信息,确实让一些家长头疼,于是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张雪峰们”身上。
当然,家长们最揪心、最焦虑的,还是在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下,担心一旦没选对专业,就会让孩子“踏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张雪峰相关新闻的评论区,不时有“过来人”现身说法:后悔没早点遇到张雪峰,结果选了××垃圾专业,现在工作都找不到。当然也不乏“成功者”前来“感恩”:多亏当年听了张雪峰的建议,现在成功上岸,年入百万。
正反种种信息充斥家长的手机,一些家长因此暗下决心:哪怕多花点钱,也要让孩子选“对”的专业。选了“对”的专业,就能高人一筹,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进而改变命运。
02
但无论家长为志愿填报如何绞尽脑汁、费尽门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如今学历贬值、内卷加剧已是大势所趋。
比如,有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博士选择报考安徽乡镇公务员;而曾以“土猪拱白菜”演讲闻名的衡水学生张锡峰,如今已是浙江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大三学生,却表示自己很痛苦很迷茫。-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