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6-13 | 来源: 格隆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每个国家、每个市场都有不同的经历和特长。
此时此刻,算力就是生产力,就是财富的象征。
手握算力的英伟达,俨然成了超级怪兽,正在3万亿美元市值之上一路狂飙。
但大洋对岸的这场狂欢,似乎与我们没啥关系。
这两年,美国商务部一而再出台芯片禁令,限制包括英伟达、AMD和英特尔在内的CPU与GPU的出口,尤其是针对中国市场。
每当看到这些新闻,不少人就义愤填膺,怒骂不止,又卡我们脖子!
但客观来说,东西是别人的。卖不卖、卖给谁,当然是别人说了算。
埋怨又能有啥用?
真正应该思考的是什么?
为什么别人不愿意卖给我们?为什么我们没有这些技术。
重点是后者。
01根源问题是什么?
有一句话被我们奉为圣经:落后就要挨打。
这句话,是在百年国耻中,经由几代中国人的憋屈油然而生的。
那么,你想过没有,究竟是什么落后了,才会挨打?
1840年,大清的国门被西洋人用坚船利炮强行打开。朝廷觉得自己是输在武器上,所以开展了浩浩荡荡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宗旨,所有人都耳熟能详:师夷长技以制夷。
很明显,从那个时候开始,大家的一致想法,是“技”落后了、武器落后了,所以挨打了。
怎么才能快速获得“技”,最简单的就是买。
买枪、买大炮、买军舰……大清国虽然积弱,财力还是足够的。
紧接着大家又开始思考:“技”是怎么来的?
万一别人不卖给我们了,怎么才能让威力巨大的热武器,源源不断的出现?
买工厂?汉阳兵工厂、轮船招商局(招商局集团前身)、江南造船厂等等厂子都办起来了。
但道理不还是一样么?工厂又是怎么来的?
1880年代,清廷给北洋军装备的那一批主力舰,确实是够强,亚洲第一、世界第九。
但几十年洋务运动搞下来,老百姓普遍还是骑着毛驴赶着牛,基本没出什么科技人才,不论是武器还是工厂里的机器,坏了自己都没法修。
怎么才能拥有科研人才、技术人才、核心设备等等一系列东西,从而真正提高工业水平?-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