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7-02 | 來源: IT時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同壹天,兩位程序員突然離世。
6月18日,有消息傳出,科大訊飛壹名38歲的高級測試工程師猝死。科大訊飛發布內部通報稱,6月17日早7點,科大訊飛智慧城市BG(事業群)壹位員工在家突發不適,家屬撥打120送醫後經搶救無效去世。
6月17日下午,另壹則消息傳出,跨境電商企業Shopee(蝦皮)研發中心壹研發人員突發身體不適,團隊同事和公司第壹時間撥打120急救並送醫,但搶救無效。
同壹天,寧德時代“辟謠”,稱只號召員工奮斗100天,但並沒有實施896工作制。所謂“896”工作制是早上8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每周工作6天。
從人工智能大模型出現的第壹天,開始被賦予的期望就是將人從簡單重復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也從復雜的腦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去做有關創意、靈感和交流的事情。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曾言:“如果將來因為人工智能的普及,我們從5天工作制變成3天,8小時工作制變成4小時工作制,有更多的人去學習、去健身、去娛樂、去暢想未來。”
但現階段,社會普遍對AI產生了深刻焦慮,大學報志願時,大家都會思考壹個問題:什麼專業以後不會被AI替代。有人說,正是職業焦慮讓張雪峰們動輒上萬元的高考志願填報咨詢火了。
程序員搶到了互聯網爆發的紅利,畢業幾年就能拿到50萬甚至上百萬的年薪,壹度觸發了“文轉碼”的職業潮流,但如今,最怕被AI搶了“金飯碗”的人群也正是碼農們,他們因此而“卷”。
因為不卷,我被裁了
程遠(化名)33歲
前跨境金融公司算法工程師
“我被‘畢業’了,理由是我不卷,每天正常上下班。”不久前,程遠剛被壹家跨境金融公司裁員,深陷於找工作和35歲的焦慮中。
離職前,程遠每天早上9點上班,晚上6點下班,就像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壹般。其他同事早上10點上班,晚上6點去吃飯,壹般吃到7點,再回來工作到晚上8點下班。
“領導只看工作時長,不看工作效果,其實我有壹個項目壹年就為公司省了壹百萬美元。”程遠的“意難平”來自他是公司的第壹位算法工程師,從0到1搭建起整套算法系統,作為公司的“技術大拿”,直接向CTO匯報,見證了公司從幾位工程師到400位工程師。然而,肆年的付出換來的是N+1的裁員賠償。
大學剛畢業那幾年,程遠趕上互聯網大廠紅利期,每跳槽壹次,工資就大漲壹次,於是,頻繁跳槽成為他那幾年的常態,年薪也上漲至伍六拾萬元。如今,他完全能接受同等薪酬水平甚至降薪,“我甚至還看過國企,但問下來工資得打半折。”
“我剛去了Shopee面試,幸虧他們沒有要我。”在程遠看來,Shopee(蝦皮)還是壹家“碼農養老公司”“互聯網人的夢中情司”,應屆生中流傳著壹句話:“有蝦選蝦,無蝦選鵝(指騰訊),無蝦無鵝,延畢等待。”
Shopee是騰訊投資的壹家東南亞電商平台,在中國深圳、上海和香港(专题)設立了跨境業務辦公室,固有“東南亞小騰訊”之稱,以往是個頗有性價比的去處。但從今年開始,Shopee也變得“內卷”了,碼農們加班至晚上9、10點漸漸成為常態。
社交平台上,多的是從互聯網大廠“畢業”後,找了壹年工作、投了幾百份簡歷、面試幾拾家公司的碼農們。程遠內心拾分抗拒無意義的“卷”,在他看來,更重要的是自我技術轉型。-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