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7-04 | 来源: 秦朔朋友圈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6月24日,苏州高新区塔园路新地中心公交站台发生暴徒袭击日本(专题)母子,并导致中国同胞遇难的恶性刑事案件,造成了极其重大的海内外影响。
而就在悲剧发生一周前的6月15日至18日,由省委书记率领的江苏省代表团刚刚对日本奈良、京都、东京、福冈等地进行了考察访问。期间还在福冈市天神公园举办了一场“水韵江苏”文旅嘉年华,全方位展示江苏独特的人文魅力。
今年是福冈县与江苏省结好32周年(注:结好:交结,亲近,出自《周礼·春官·典瑞》)。几十年来,在江苏的日企累计已超过6800家,总规模在中国保持前列。光是苏州一市,就累计引进了3000多家日企。
像这次发生袭击案的苏州高新区,上世纪90年代初还是一片农田,当时的市长章新胜一趟趟往日本跑,在各地举办大型招商会。在苏州政府的盛情邀约下,1993年,首家日资企业苏州日电波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入驻苏州高新区。
此后30多年,松下、佳能、爱普生、富士胶片等知名日企相继落户苏州高新区,并不断增资扩产,比如日电波公司就先后6次增资。高新区逐渐成为苏州日资日企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共有768家日企,占苏州全市的四分之一,其中包括18家世界500强日企。日企贡献了全区20%的工业总产值、25%的进出口总额。
可以说,正是在包括日资日企在内的各类外资外企的助力下,没有任何政治光环、优先政策的苏州,才得以崛起为GDP全国第六、地级市第一的经济强市。
当然,受惠的不只有苏州。作为一衣带水的近邻,日本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978年10月,邓小平应日本政府邀请访日。在大阪,邓小平一行冒着细雨参观了松下电器公司茨木工厂,83岁高龄、已经退休的松下幸之助亲自到工厂门口迎接。访问中,邓小平对松下幸之助说:“松下老先生,你能否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帮点忙?”松下当即允诺:“愿为中国实现现代化提供协助。”
随即,松下电器开始在中国投资,成为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
此后,日立、三洋、东芝等日企陆续登陆中国。到2005年,中国商务部更是把中日合资运动写进了报告里。
多年来,中国一直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国,而日本则是次于东盟、欧盟和美国的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日资日企遍布全国各地。
根据2023年3月公开的中国本土法人登记信息,光是松下控股一家,在华雇员数便达到74128人,其中位于苏州的松下新能源(苏州)有限公司就有约1.8万名员工。而日产、丰田、本田等几大日本车企在华雇工人数也都在4万人左右。
我统计了下,目前在华的前20大日企,总共雇佣了近46万名员工。另外在我们可以切身感知的零售、餐饮领域,几大日资连锁品牌,如罗森在全国开了近6000家门店,711开了3300多家……这些门店同样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