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7-12 | 來源: 谷雨數據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近年來,集合了各地最優秀教育資源、最多尖子生的超級中學越來越強,與普通中學的差距越拉越大,甚至壟斷了相當壹部分頂級學府的名額。
超級中學裡,既有人大附中、清華附中這樣集中了大城市資源、精英學生的高中,也有衡水中學、鄲城壹高這些位於小城市,依靠題海戰術取勝的“高考工廠”。相似的是,它們都是輸出了最多高考優勝者的學校。
但關於超級中學的爭議持續存在,它們的學生來自哪裡?壟斷的結果是什麼?它們究竟在維護還是損害教育的公平?
01
想進好學校,先進超級中學
超級中學占據了大量頂級大學的入學名額。
不少學校並未公開清華北大錄取的具體數字,壹些網傳數據顯示,2023年,人大附中、衡水中學都有叁位數的人能上清華北大,人大附中甚至突破了200人,足以超過壹部分省份全省的清北名額。
我們無法確證這些數據的真實性,但超級中學進入清北的概率高,是不爭的事實。2021年發表於《教育研究》的壹篇研究中,把超級中學定義為清北錄取人數占比超過該省份平均值兩個標准差以上的高中。2017年,中、西部省份以及海南,省內基本上只有壹所超級中學,壟斷了30%以上的北大錄取名額。尤其是海南和寧夏,各有壹所超級中學占了省內北大錄取名額的壹半以上。
要想進入清北這樣的頂級學府,除了高考統招,還有類似“強基計劃”、保送、國家專項等多元錄取方式。2023年,清華、北大通過高考統招錄取的名額只占總招收名額的42%,其余為強基計劃、國家專項、高校專項、清華美院、保送生等等。數據證明,這些多元的錄取方式更有利於超級中學學生。-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