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8-12 | 來源: 醫學界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新冠疫情 | 字體: 小 中 大
世衛組織發出警告:新冠疫情可能會卷土重來。
如果是在兩年前,國內壹個省月增新冠感染1萬余例會帶來多大的影響?如今也就短暫地上了個熱搜。
廣東省疾控局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全省新冠病毒感染發病數8246例,7月激增至18384例,壹個月增加了1萬余例新發感染。中國疾控中心的監測同樣表明,新冠病毒感染率持續上升,7月,中國內地新增203例新冠重症病例和2例死亡病例。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日前“華山感染”公號發布的新冠相關文章中點評稱,全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都進入了類似的波動性區間,周期性波動特點與毒株變異以及階段性免疫屏障強度波動相關,新型冠狀病毒已與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傳染性疾病類似,逐漸成為我國階段性流行的呼吸道疾病,但其疾病的嚴重程度已維持較為穩定的狀態。
新冠感染者人數上升
近壹周以來,很多人通過社交平台稱自己“陽了”,出現了發燒、咳嗽、咽痛、全身酸痛等呼吸道感染症狀。
壹位第叁次感染新冠的患者告訴“醫學界”,鼻塞兩天後,她起初以為是感冒引起了咽喉炎。待病程進入第叁天,她開始出現肌肉酸痛、低燒、頭痛等症狀,自測後確診為新冠陽性,直到第6天才逐漸好轉。
根據中國疾控中心8月8日發布的2024年7月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數據,我國流感樣病例新冠病毒陽性率從第27周(7月1日-7月7日)的8.9%,持續上升至第30周(7月22日-7月28日)的18.7%,與3月份的峰值21.1%較為接近。
與6月份相比,我國7月的本土病例均為奧密克戎變異株,主要流行株為JN.1系列變異株和XDV系列變異株。
值得注意的是,XDV系列變異株占比由6月份的25.1%-32.9%上升至7月的38.8%-43.6%,成為當前的優勢毒株。研究表明,與JN.1變異株相比,XDV變異株的傳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能力並未發生顯著改變。
因此,這些變異株未引起重症病例的升高。7月,中國內地新增重症病例203例、死亡病例2例(均為基礎疾病合並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低於今年2月、3月的新增重症感染人數(358和588例)。
安徽醫科大學第贰附屬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項雲告訴“醫學界”,近期臨床當中的新冠感染者有明顯增多,但他所在的醫院目前還未出現新冠重症病例,“這壹輪感染從症狀上來說比較輕,就是‘感冒’的過程。”
深圳市第叁人民醫院院長盧洪洲在接受“第壹財經”采訪時表示,該院發熱門診監測數據顯示,新冠病毒陽性率從今年7月份開始有所上升,占發熱病人的20%左右。這些新冠陽性患者中,大概有10%需要住院,都是年齡較大、合並其他基礎疾病的患者。
多國住院率上升,世衛組織發出警告
除了中國,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數也在激增。
上周贰,世衛組織流行病和大流行病防范與預防部門代理主任瑪麗亞·范克爾克霍夫在日內瓦舉行的記者會上說,“新冠病毒仍在我們身邊肆虐,覆蓋84個國家的哨點監測系統數據顯示,SARS-CoV-2檢測陽性率已連續數周上升。”
她表示,新冠疫情正在多個國家跨季節激增。據法新社報道,目前全球范圍內新冠陽性檢出率略超10%,歐洲地區的陽性檢出率略超20%。
2023年5月,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曾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當時,全球新冠疫情呈下降趨勢,人們在接種疫苗和感染後免疫力增強、死亡率下降,衛生系統壓力得到緩解。-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