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8-26 | 来源: 冰川思想库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如此复杂的事情,自然很难通过社交媒体的三言两语说清楚,结果搞出一大出舆论巨浪,也就不奇怪。
撰文丨任大刚
最近,因“房屋养老金”而舆论哗然,担心这是变相征收房产税,有关专家通过住建部管辖的《中国建设报》称,“无需人民群众在现行制度之外另行缴存维修资金。”
不过,8月26日凌晨,住建部直属期刊《建筑杂志社》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表社评文章《房屋养老金不是房地产税,公共账户不需要老百姓出钱,别再误读了!》称,早在2022年开始就被官方多次提及要研究建立的房屋养老金制度,被严重误读。
文章还指出,房屋养老金和房地产税完全是两回事,传言房屋养老金是另一种房地产税,纯属混淆视听、牵强附会,是刻意诱导,以此引发大众误解。
这是碎片化信息时代,一个有趣的传播案例。
01
以我们小区的改造为例
我所居住的小区,是1997年建成的商品房,当时叫“外销房”,言下之意是卖给境外人士的,因此建筑质量相当好,曾经得过建筑界的最高奖“鲁班奖”。
但历经20多年的时间,我们的小区已经“病”得不轻。
首先是外墙贴的白色瓷砖,经长时间日晒雨淋,斑驳不堪,加之水泥风化,墙面空鼓,一遇大雨,外墙尤其是靠窗户的地方,普遍出现渗水现象。一些住户借装修机会,对外墙做防水处理,刷防水涂料,导致外墙更加斑驳陆离。
其次是管道老化。老的自来水和天然气管道已经全部更换,有的管道暴露于外墙。雨污管道无法整体入手,只能是每户装修时各换各的。至于地下管网,更是不敢想象,不知道雨水和污水流到哪里去了。
再次是停车困难,且小区道路破损严重,绿化也十分牵强,没什么美感可言。
此外,居民楼电梯不仅破旧,而且年久失修,故障不断。
更严重的是,遇到上述问题之时,业委会已经缺位数年,小区维修基金仅够把电梯修理一番,就只剩100万元左右,按规定,已经不能动了,离“破产”只有一步之遥。
在热心居民倡导下,业委会重新建立,他们不领报酬,梳理小区存在的各种疑难杂症,解决了一些不费财力可以解决的问题,但要有一个比较彻底的改观,困难重重,最大的困难是缺钱。
恰在这个时候,遇到一个很好的机会,小区被列入区政府的老旧小区改造计划,经测算,外墙防水粉刷、楼顶防水处理、路面整修、地下管网重新铺设、监控设施、消防设施等等,大约可以投入3000多万元,而且不用居民掏钱。
而即使遇到这样的好事,其实也是困难重重。各种工程项目的投票结果,也不能做到人人同意,个个满足,即便是居民楼门口的便民坡道,也有人提反对意见,至今仍有一幢居民楼的便民坡道没有建成。
总而言之,经过业委会的不懈努力,历经一年多时间,终于完成改造,从外观上看,小区整洁干净多了,基本上也不再担心墙面渗水。
不仅我们小区,周边几个老旧小区也陆续在进行整修改造。
02
何人关注政策依据?
这个给老旧小区带来实际好处的政策,依据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23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找来看看。-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