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8-29 | 来源: ELLEMEN睿士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买房卖房 | 字体: 小 中 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从2016年到2024年2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中位数最高点分别出现在2022年8月和2021年7月。
以当时北京为例,首套商业贷款购房利率处于4.75%的高位。在这样的时间点入市,无疑让不少购房者成了“高位站岗人”。
在现在的房地产市场背景下,当时的买房者发现自己正经历一场梦魇。
在房价高点入手的“倒霉蛋”们
住进有自己小花园的房子里,是梁慧一直以来的愿望,没想到却成了让她最后悔的决定。
2023年初,随着政策放松,国内的房价久违地迎来了一个小高峰,梁慧认为这可能是不错的入手时机。尽管手里已经有两套超过100平的房子,她仍然以230万的价格拿下了北京周边带有院子的“老破大”,算上过户手续费、税费等金额,房屋的价格超过了240万,如果再加上贷款利息,总价则在300万以上。
此前,梁慧有很丰富的房产购置经验。2012年她购入第一套房,2015年又购入另外一套房,当时她所在小区的房价仅为8000多元一平,后来疯涨到了三四万一平。
买下这套带院子的房子前,她看过小区类似房型的最高成交价,2018年时曾以350万卖出。等到快过户时,看着开始摇摇欲坠的房价,梁慧隐约觉得自己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一套超过200万、房龄20年的房子,在那时就已经不是优质资产了。
她和老公商量放弃五万元定金,直接毁约不买了。但由于已经走完了大部分程序,如果毁约,需要赔偿购房总金额的20%,也就是超过40万元的违约金,梁慧想了想,硬着头皮把房子买了下来。
“卖家也已经意识到了房价下跌,他好不容易卖出去了,是不可能让你违约的。”
和梁慧不同的是,更多选择在高位买房的人,都是在年龄、同侪压力和父母的催促等多方压力下推动着做出的决定。
2021年,35岁的Jeff在北京四环外买下一套总价523万的房子,买房的直接原因是当时未婚妻怀孕了。为了结婚,两家共同凑出了200万首付,买下一套格局和视野都很好的房子,“能看到东西北三个方向,又是高层,在家就能把北京核心地段的天际线一览无余。”
润丹买房同样是为了结婚,2022年她28岁,和男友关系稳定,原本想要再观望两年,但父母催促得紧,润丹和男友才下了买房的决心。当时南京的二手房房价还处于倒挂阶段,市区均价在5万元以上,再加上新房的基础设施配备更先进,润丹选择了新楼盘。
买房过程中,润丹能够隐隐约约感受到房市已经不像前两年那么火热。新开的楼盘起售价比老楼盘的打折价更低,开发商还会送出一些福利来吸引买家,比如停车券、苹果大礼包等,润丹买房时就得到了两万元的停车优惠券。
“当时我们还喜滋滋地觉得占到了开发商的便宜”。
“月供就像打了水漂,好痛苦”
梁慧第一次切身感受到房价下跌,是看到邻居的挂牌价一降再降、仍然没能卖出去。去年2月,她用230万买了这套房子,到了9月,隔壁的卖出价是180万。短短半年里,梁慧净亏损50万元,这还不算她还贷部分的利息。
因为工作、装修等原因,Jeff买房后一直没有入住新家,直到有一天闲来无事打开业主群,才发现小区的同户型价格已经降到了350多万。业主群里的很多业主是在七八年前买的房,以当时的价格来看,现在的跌幅完全在可以承受范围内,但对于像Jeff这样高位买房的人来说,无声的压力弥漫在生活里。
每个月最痛苦的时候就是交房贷那几天,尽管对于他们来说压力不算特别大,但一想到如今的房价,又觉得每个月定期把钱扔进了水里,心里特别难受。-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