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9-08 | 来源: 饭统戴老板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世预赛亚洲区18强赛首战,日本男足灌了中国男足7:0,球迷失语之余恍然大悟:原来央视没买转播权是未卜先知。
众所周知,国足每次惨败都会贡献新段子,这次也不例外。
如“日本23个留洋,国足23号刘洋”;如范志毅外滩直播时记分牌最大6分,但场上输了7个,被气到想跳黄浦江;如日本黑人门将铃木彩艳差点感冒,网友暖心嘱咐:“彩艳啊,长点心吧,以后跟中国队踢多穿外套!”
而在段子之外,日本足球早已脱亚入欧,首发总身价1.95亿欧元,30倍于国足首发的615万。进球的远藤航、南野拓实等人,则效力于欧洲五大联赛球队。
反观国足这边,上海海港前锋武磊中超进了28个球,但本场连球都碰不到。防线有3人来自本赛季丢球最少的上海申花,但在日本旅欧球员蝴蝶穿花的配合面前,战术素养却近乎石化。
日本足球与中国足球今日的差距,既是融入世界的胜利,也是原地踏步的失败。作为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职业化最发达、体系最复杂的运动,足球规律始终有其客观性,不以个体意志为转移,也无法通过金元短期填补。
同样为“土法炼钢”付出代价的,还有愈发男足化的中国男篮,不仅连续两届无缘奥运会,还频频在东南亚球队面前充当送分童子。用篮协主席姚明的话说:我们正在经历和世界“脱轨”的阵痛,这不是换个教练就能解决的。
群众和大佬都不满意,纷纷带来五花八门的建议:比如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就认为,让新能源车企各组一个车队,5到10年就有望赢下日本。而在这一言论之外,类似方案也屡见不鲜,如派特种兵上、派死刑犯上、派女足上、派璃月队上、派国奥国青上、派贵州村超上、派清华校队上……
比上述论调更流行的,则是网民们针对大球的颓势,量身定制的“走老路”方案:足球在体工队时期还能赢日本,篮球在九十年代就是世界前八,正是完全推向市场腐蚀了体育健儿的拼搏和斗志——仿佛只有重回举国体制、推行“三从一大”,才能扭转“足篮打水一场空”的不利局面。
但重走老路,真的就会好吗?
01. 走不通的老路
总想回到过去,是因为不了解历史。
好比改革开放以来,总有人觉得公社食堂好、大锅饭香、供销社物美价廉、凭票供应童叟无欺。受这股风气的驱使,社会各个层面的“终极解决方案”可谓层出不穷——大球成绩差,就说回到体育工作队;娱乐圈乱,就说回归国营制片厂;资本剥削严重,就说还是考编上岸稳当。
然而和上述一套的时代特征,包括但不限于粮票、布票、自行车票、电视机票;出差住宿得由单位开证明、介绍信;结婚、离婚得先组织同意、上级盖章;住房只能单位分配,要么会送礼要么会哭闹。包括高考选拔未恢复、不同户籍不流动在内,和走老路都是配套的,历史的齿轮一经转动,从不给予个体双标的权利。-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