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9-25 | 來源: 羅翔說刑法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末代皇帝》劇照 圖源網絡
從愛新覺羅去哪了談起
文/羅翔
編者按:本文為羅翔老師發在B站,激起眾多爭議的視頻“從改名換姓的愛新覺羅們談談憎恨與是非”的文字版。
有朋友問我,你真的姓愛新覺羅嗎?估計是聽過我講的段子,說是有人冒充愛新覺羅皇族詐騙。課上我調侃說,其實我的真名是愛新覺羅翔。
這當然是段子,不過歷史上確實有愛新覺羅改姓為羅的。據歷史學家研究,愛新是 “肇”的意思 , “ 肇者 ,起始也 ” 。因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兒曾被封為 “ 肇祖原皇帝 ”, “覺羅” 在滿語中意為 “ 姓 ” ,所以清開國後,皇族就以“愛新覺羅”為姓氏 。清末民初,社會上有嚴重的排滿思潮,不少滿人紛紛改為漢姓。愛新覺羅氏也不例外。在北京等地的,多改為“金”、“羅” 等姓。[王泉根:《愛新覺羅哪裡去了?》,《文史雜志》1988年第4期]
清末拾年,排滿成為壹大風潮,報刊文章常見“滿人”壹詞,不再使用“旗人”這個詞語,詞語的變化具有強烈的政治含義,在當時排滿幾乎成為壹種政治正確。“在以‘排滿’為目標的辛亥革命宣傳中,《揚州拾日記》和《嘉定屠城紀略》等曾被當作禁書的晚明遺獻扮演了重要角色”[朱新屋:《〈揚州拾日記〉與辛亥革命》,《近代史學刊》第13輯],書中所記載的數百年前清軍入關的血腥殺戮激起了民眾對滿人的強烈憤慨。
清末排滿情緒最高漲的當屬章太炎和鄒容。1906年,章太炎在演講中說:“兄弟少小的時候,因讀蔣氏《東華錄》其中有戴名世、曾靜、查嗣庭諸人的案件,便就胸中發憤覺得異種(滿人)亂華是我們心裡第壹恨事。後來讀鄭所南、王船山兩先生的書,全是那些保衛漢種的話民族思想漸漸發達”,章太炎持激進民族主義,認為“非種不去,良種不滋。敗群不除,善群不殖”。
章太炎 圖源網絡
為了論證自己的“排滿”立場,章太炎甚至尊洪楊,貶曾左,認為洪秀全、楊秀清為聖人,而曾國藩、左宗棠則為大盜。“章太炎在《正仇滿論》裡就用文字、風俗等因素來強行論證日本與中國親近,而滿洲與中國疏離”[瞿駿:《歧義與多義 ——清末“排滿”立論與接受的再考察》,《史林》2015年第6期]。
更為激進的是鄒容,他認為滿人屬於劣等黃種人,漢人則是優等黃種人,因此漢人的使命就是必須從劣等黃種人手中奪回原本屬於自己的中國[吳磊、於春洋:《辛亥革命准備時期“排滿”思潮敘述》,《蘭台世界》2014年10月下]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