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04 | 來源: 單先生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假如前天,壹個4000多年前的良渚人穿著平時常穿的木屐來到西湖邊,壹些游客會圍著他聲討,“你怎麼能穿日本人的鞋子呢?”
假如前天,2900年前的晉文公穿著自己制作的那雙含有特殊紀念意義的木屐來到西湖,壹定也會遭遇同樣的口水。
謝公屐的發明者謝靈運,以及“腳著謝公屐”的李白想必也免不了遭受壹番攻擊。
那位頭綰日本發髻、身穿和服、腳踩木屐的秋瑾秋女俠,更有可能被這些游客直接活活羞辱、踩踏而死。那就沒有秋女俠日後的光輝事跡了,當時的浙江巡撫張曾揚也就不必手沾鮮血、遺臭萬年了。
我的太爺爺輩——他們甚至不知這個世上有日本這個國家——如果穿著夏季常穿的簡單制作的木屐來到前天的西湖,面對圍攻和責難,又不知會做出怎樣的反應?
現在的愛國賊們,怎麼可以蠢成這樣呢?
可以保證,隨便揪出其中的壹個考考,問龍飛船(馬斯克家的)是咱發射的嗎?他們必答是。問哪個國家占了我們最多的土地?他們必答錯。愛國還是需要讀點歷史、有些文化的。
確實是壹代不如壹代,他們在認知上甚至不如120年前的義和拳拳民了。拳民們雖然反對洋釘洋火洋油洋藥,但到底反的是貨真價實的洋貨,斷不至於反對自家老祖宗發明的木屐。若繼續這樣退化下去,再過若幹年,文盲多了,會不會看到日本人用方塊字,便將這項發明也拱手相送了呢?
如果日本人學我們的這些活寶,蠢蠢的開啟自暴自棄模式,恐怕立即將無衣可穿、無茶可喝、無字可寫、無經可念了。
這代愛國賊實際上就是壹代吃裡扒外、暗度陳倉的賣國賊,在他們的胡作非為下去,唐裝、茶道、木屐都要姓日本了,接下去還有多少民族文化遺產可供他們揮霍呢?老祖宗會不會氣得從棺材板裡爬出來呢?
這是患了精神分裂的壹代愛國賊,他們壹邊強索英語、華盛頓、金字塔等所有權,壹邊強送老祖宗固有的遺產。
點贊西湖邊穿木屐的小伙。面對壹伙無知者的胡攪蠻纏、尋釁滋事,給予了有禮有節、有理有據的回擊。
小伙子反問,“茶道起源於中國······在拾壹不能喝茶對不對?”
小伙子講歷史常識,“大爺,我問你啊,木屐鞋源於中國,傳到日本·······”
小伙子反將壹軍,“手機裡面有很多日本零件,你把手機砸掉,我立馬就走!”
惡心的是,面對小伙鏗鏘有力的擺事實、講道理,這群人都壹個德性,你說你的,我就認為木屐是日本的,拾壹就不應該著木屐,而要砸自己手機,哼,沒門!
這就不是無知和愚蠢問題了,而是壞了。這代愛國者的壞也是義和拳拳民要仰望的了。拳民反對別人用洋貨,到底也懂得嚴於律己、“從我做起”,自己首先、也絕不會用。拳民反對別人用洋藥,是真的即使自己病危垂死了也不會用洋藥的。而這代的愛國賊就不同了,他們是反對別人用日貨,反的都是自己用不起或未擁有的,對於自己手中的日貨,是斷斷舍不得毀之、棄之的。白肺了,icu還是要進的,洋儀器洋藥更是非上不可的。
放眼江湖之上,日本的、西方的物質與精神類產品比比皆是,熠熠生輝,這代愛國賊敢置喙半句嗎?
這樣壹代既蠢又壞的愛國賊,除了撒尿、踩旗、禍害同胞、濫殺無辜,還能期望他們做什麼有意義、有價值、有益於國家與人類的好事呢?愛國的內容由這些烏壓壓的蠢壞者定義和裁判,這地還有前途嗎?-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