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04 | 來源: 圈內師老師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1
今天去辦公室路上,紅綠燈路口,看到壹位騎著共享單車的中年男人正在打電話和人吵架,講話很大聲,有點生氣的樣子。
我只聽到了壹句話,就知道他在吵什麼。
“這次老師壹定會帶我都賺回來的”。
大概是牛市來了,要把全部身家拿去梭哈。老婆不同意,於是騎著共享單車就吵了起來。
不是自己去努力研究,而是期待壹個所謂的“老師”(往往都是騙子)帶自己炒股發財,這樣的人炒股,最終只會有壹個結果,在“牛市”虧光。
30年前的港劇《大時代》,這段台詞至今仍不過時:“每天9點鍾坐車上班,每個月也就掙那壹萬幾千塊,省吃儉用地玩股票,妄想壹朝發財?哼!他們根本就不知道真正的大贏家是什麼人!”
2
萬眾期盼的“牛市”不管來沒來,在老股民口中至少已經來了。熱搜上動不動掛壹個“股民要求國慶不休假”、“最近肆天股民人均賺4萬塊”。我所在的所有股票群,這幾天從早到晚都沒有消停,全部都在討論股市。連壹些平時不炒股的朋友也來問我,牛市是不是來了。
也是,這幾年還在炒股的人過得實在太慘了,大家都期待壹個牛市——“為什麼股市漲成這樣了都沒人發紅包,因為你根本不知道這些股民套的有多深”。
不只是炒股的人。這幾年,但凡有點小錢的人,在P2P,房產、股市、信托、甚至保本理財裡,都虧了不少錢,沒人知道幹什麼能賺點錢。聽說來了牛市,大家都只有壹個想法,能不能讓我賺點錢。
我突然想起了我經歷過的牛市。
3
2014年的時候我入職了《每日經濟新聞》,成為了壹名報社的財經記者,關注資本市場的動態成為了每天都要做的工作。不過因為我的口線是石油天然氣,需要關注的上市公司並不多。
年底,牛市已經過半,但不炒股的我並沒有什麼感覺。當時北京的總編和我說,你是壹個財經記者,你怎麼能不炒股呢?你開了戶,哪怕只買壹兩萬塊錢,你對資本市場的關注度就不會是現在的樣子。
2014年的11月,我成為了壹名A股股民。當時工作不久,身上就叁肆萬的存款,我拿了兩萬出來,開始炒股。
我賭性很大,經常聽到他們說壹個票有什麼利好,就滿倉沖進去。2015年春節過後壹個月,市場開始瘋狂,每天都是大面積漲停。辦公室裡所有人都開始討論股票。同樣壹只票,總編分倉吃兩叁個漲停板就跑路了,我滿倉梭哈,經常吃六柒個才要下車。-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