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06 | 來源: 智先生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今年的國慶假期,毫無懸念,又到了車主們斗智斗勇,互相博弈的階段。過去提前幾個小時,甚至半天出行,根本行不通,因為聰明人太多了,於是大家也不在乎免不免費了,幹脆提前1天、2天啟程。總不能塞了吧?
顯然,集體頭腦風暴的結果,就是不約而同又堵在了壹起,不少人從9月堵到10月,唯壹慶幸的是堵到高速免費了。
這是每逢國慶,必定會有的保留節目。
除此以外,還有各熱門景區的水泄不通,紛紛進入持久戰模式。
根據交通運輸部的數據,僅在10月3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就有28330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4.3%,國慶前叁天加起來,有近9億人次。
這火爆景象比去年又上了壹個台階。
正常來說,人流量如此大,商家們應該挺開心的,畢竟壹年能賺錢的假期也就那麼幾個了,可事實上,今年國慶的消費現狀有點出乎商家的意料。
拿民宿業來說。
以獨特體驗感和居住環境溫馨著稱的民宿,向來是年輕人的優先選擇,可在今年國慶,民宿行業整體遭受了冷遇。
正常假期前幾天,房間都能被預訂滿,但在這個國慶,別說預訂率,很多民宿連去年的壹半入住率都達不到。
其實民宿行業進入瓶頸期,也不是最近才有的事,今年伍壹假期,民宿業的平均入住率也就64%左右,同期下降了2%。
這個數據還是商家們,通過降價促銷才換來的量,要不然真實入住率不壹定會跌成啥樣,反正據某線上平台數據顯示,伍壹期間平均房價同比下降了17.1%。
民宿業停滯不前,甚至開始“衰退”,市場飽和占據了很大因素。
相關機構統計,從2010年進入高速發展期後,民宿市場的整體規模便呈爆炸式增長趨勢,從2017年的145億元,到19年220億元,經過特殊時期的歷練不跌反升,2023年規模達到400億元。
截止今年八月,現存民宿已超過16萬家,這供求量,都遠超游客的需求了。
本來民宿誕生的初衷,是用來緩解景區住宿緊缺現象的,可在資本進場,把民宿給捧成龐然大物以後,問題就來了。
要想從酒店手上搶肉吃,首先得有特色、亮點吧。
對於這點,民宿商家很會利用互聯網優勢,裝修布置上要麼貼近景區元素,要麼契合網紅元素,主攻中青群體市場。-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