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21 | 來源: 華爾街日報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為何說波音和英特爾的危機是美國國家緊急事件
這兩家公司曾經為世界級的工程設計和制造設定標准。如今,它們的困境有可能給整個美國帶來災難。
30年前,如果要排出美國最受尊崇制造商榜單,英特爾(Intel)和波音公司(Boeing)肯定都會位居前列。
如今,這兩家公司都岌岌可危。英特爾已暫停派息,大量裁員,大幅削減資本支出,並成為收購目標。波音公司步履維艱,因墜機事件和壹起空中事故而受到調查,此外還遭遇生產延誤和員工罷工。對於這兩家公司而言,分拆或破產已不再是不可想象的。
在過去伍年中,這兩家公司的總市值已縮水壹半。這不只是股東的磨難,還有可能給整個美國帶來災難。
美國正與中國展開地緣政治競爭,這場競爭不僅體現在軍事實力上,還體現在經濟和技術實力上。美國兩黨領導人都表示,他們正在積極應對,推動加征關稅和提供補貼。
無論這些措施有何優點,它們都沒有解決波音和英特爾所代表的根本問題。美國仍然在設計世界上最具創新性的產品,但正在失去制造這些產品的能力。
1999年底,美國市值最高的10家公司中有4家制造商。如今卻壹家也沒有。唯壹的後起之秀是特斯拉(Tesla),該公司排名第11位。
英特爾和波音公司曾是制造突破性產品的黃金標准,能夠滿足苛刻的規格要求,並始終保持高品質。現在情況已不同了。
這兩家公司的處境並非來自國外的廉價產品競爭所致,而是源於自身問題。它們的文化演變為將財務業績放在首位,而非工程卓越性,另壹家制造業巨頭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也是因為同樣的原因走向衰落。
英特爾放棄了為蘋果公司(Apple)首款iPhone制造芯片的機會,認為這不會帶來足夠的利潤。該公司在采用蝕刻最微小電路的最新技術方面行動遲緩,錯過了人工智能(AI)繁榮。
波音公司認為,與其徹底重新設計或更替機型,不如借助軟件為其最暢銷的737飛機增加更高效的發動機,這樣成本更低、速度更快。這導致了兩起致命墜機事件。該公司將供應鏈外包,加上疫情期間經驗豐富的機械師大量流失,導致了質量問題和延誤。
波音公司步履維艱,面臨著監管調查,還遭遇生產延誤和員工罷工。圖片來源:JASON REDMOND/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這兩家公司的問題可以說是自作自受,理應讓它們自生自滅。投資者很可能不會太在意:英特爾的市值不到1,000億美元,而微軟(Microsoft)、蘋果公司和英偉達(Nvidia)的總市值高達10萬億美元。
問題在於:如果沒有制造業務被外包出去的先進制程芯片,尤其是外包給台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簡稱台積電)的芯片,這些科技巨頭的軟件和設備就毫無用處。如果中國在未來幾年兌現其收復台灣的威脅,整個美國科技行業都可能受制於中國。-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