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26 | 來源: 谷雨數據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短逃離”火了。
5分鍾抱樹,20分鍾公園效應,1小時通勤放空,2小時街邊精釀,3小時Citywalk,周末再來個壹日寺廟游禪修。
被工作擠壓得喘息不能的年輕人,正試圖從兩點壹線的生活中逃跑,尋求壹段哪怕短暫的休憩。
誰說平日做牛馬的,抽空就不能當壹回嗎嘍?
01
逛公園才是正經事
年輕人的休閒方式正在發生變化,低成本放松越來越多。拿旅游來說,國慶柒天游太累,用年假又舍不得,人們把目光投向身邊熟悉的角落,其中藏著新奇和陌生的體驗。
貝殼財經發布的《2024拾壹青年消費洞察》發現,六成受訪者國慶計劃出游3-5天,周邊城市的短途旅行成為首選,露營、徒步等近郊戶外旅行,或是Citywalk等本地城市探索也大受歡迎,而出國或境內長線旅游,作為小長假傳統選項,如今占比僅有15.1%。
而比小長假選擇短途游、近郊游,在“精神快充”上更進壹步的,是今年以來屢次出圈的各種“短逃離”活動。
沒有任何目標、任務地閒逛,探索熟悉的街道不熟悉的角落,看公園裡的樹抽芽蓬發又漂黃,踏過小貓流浪的路徑,聽見飛鳥啼叫來了又走,壹天的班味或許也能洗刷掉壹星半點。
根據中國新聞周刊的統計,各種戶外活動中,最受歡迎的是逛公園、爬山、徒步、露營等親近自然的項目。
今年早些時候,“公園20分鍾效應”火遍各大社交媒體,引起廣泛的共鳴。這具體可以追溯到壹篇發表在《心理學前沿》的論文,研究人員通過檢測參與者唾液皮質醇來監控人體壓力水平,發現當參與者身處自然環境21-30分鍾時,壓力顯著減輕。-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