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1-12 | 来源: BBC中文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上周五(11月8日)晚,逾十万大学生骑共享单车从郑州前往开封,致使两地交通堵塞,河南省及周边部分大学第二天实行了“封校”。
早在今年6月,社交媒体上开始流传几位郑州大学生专程骑行前往开封品尝特色食物的视频,效仿人群逐渐增多,直到11月8日形成高潮——逾十万大学生选择在日落后骑上共享自行车,从郑州出发,沿着郑开大道,跨过数十公里,抵达开封市。
没有人能说清这一股夜晚出发的骑行潮流具体是从哪一天开始,接受BBC采访的十余位亲历者都不能说清是在哪一天受到了“夜骑去开封”的号召。
关于开封当地美食、免费开放的景区,BBC联系到的十余位亲历者并未主动提及,被问及也只是简单带过,但他们反复强调身处人群中的激动心情,认为“这是一次如果今天我不参加,我会后悔一辈子的骑行”。
焦虑的Z世代正在重塑“中国梦”
从郑州到开封,骑行縂距离在70至80公里之间,途经连接两座城市的主要道路郑开大道。开封市民王先生告诉BBC中文,就算大学生没有加入这场骑行潮,郑开大道也是当地自行车运动爱好者的首选路段。由于路况优良,此前多场马拉松比赛也选址在郑开大道上。
开封市民刘女士告诉BBC,虽然8号晚上是人员聚集高峰,但早在11月6号即上周三人已显著增多。
她回忆道:“上周中起,路上的人就明显变多了,很多年轻人都在排队买灌汤包。”
中国的官方媒体也开始关注这场骑行潮,《人民日报》11月5日就在微博上转发夜骑开封的视频并强调“青春没有售价,安全也别落下”,同时指出骑行路段有交通警察护航。此后,包括《央视新闻》在内多家官方媒体配合《人民日报》的态度跟进发文,科普骑行的好处、赞颂年轻人的朝气、以及称赞沿路市民对学生的支持。
“青春没有售价”是中国社群网络的流行语,用来形容年少的热情转瞬即逝,应当牢牢把握。
“青春没有售价”是骑行学生们说的最多的一句口号。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骑行大军中有人插上了中国国旗,社交媒体视频显示还有人高唱中国国歌。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在这个语调背景下,对夜骑潮提出质疑的声音一度显得不合时宜。
7日,华侨大学发布公告称,已经注意到先前在通讯软体QQ聊天群组里,该校在职教授斥责夜骑大学生为“酒囊饭袋”。公告称学校坚决反对该老师的错误言论,且“学校已成立专案工作小组”跟进此事。
在高调的社会舆论背景下,越来越多学生加入这场单向的骑行潮:骑共享单车从郑州前往开封,再乘其它交通工具返回。-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