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1-17 | 來源: 美國之音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外媒記者在華風險高 中國新聞“紅線”激增 采訪頻遭打壓 https://t.co/qVUBiBOkv0— 美國之音中文網 (@VOAChinese) November 17, 2024
英國和日本外媒記者在中國珠海市體育中心外就惡意駕車撞人事件進行現場報道時,先後遭遇阻撓甚至暴力對待,並被警察要求刪除拍攝影像。這凸顯外媒在中國的新聞工作環境日益嚴峻。國際新聞組織指出,中國官方已將外籍記者視為首要阻撓目標,試圖通過嚴格控制外媒報道來防止任何社會現象演變為政治事件。中國警方還有系統地針對和逮捕當地的獨立記者和外媒,並剝奪進行獨立調查的可能性。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的視頻,當BBC駐中國記者麥笛文(Stephen McDonell)11月11日在珠海體育中心外報道與拍攝汽車沖撞造成35人死亡的事件時,壹名穿便服的不明身份的男子從後方走上前試圖用手阻擋鏡頭,並推開麥笛文要求“不要拍”。在麥笛文要求該男子不要阻止采訪後,該男子反嗆“我是中國公民,你在中國拍攝,有沒有記者證”,繼續幹擾拍攝工作。
麥笛文11月13日以《當恐怖的事情發生,中國的第壹直覺是封鎖它》壹文描述個人經歷。他提到,安保人員接到指令對記者進行監視,不僅拍攝記者的照片,還通過電話實時匯報並同步跟蹤其行為。最終,安保人員以強硬態度幹擾了現場的新聞報道。
麥笛文在文章中說:“當這樣的敏感事件在中國發生時,地方官員會組織壹批幹部假扮憤怒的當地人,他們的職責是針對外國記者並阻止任何報道。這樣的行為並不能叫停報道,只會讓中國看起來很糟糕。”
無獨有偶,日本TBS駐中國記者室谷陽太也在社交媒體平台X上指出,11月12日在體育中心現場拍攝期間,遭自稱是當地市民的人包圍且報警。警方將其帶至警局問話,並逼迫刪除所有拍攝的影片。
外媒在中國采訪難度高
壹名位於北京、因議題敏感不願透露本名的外媒工作者陳葦(化名)接受美國之音采訪時表示,目前在中國的新聞工作環境“不太好”,壹是受疫情封控影響,贰是官方對外媒的管控更嚴格。
陳葦在新聞現場采訪時常被警察查驗證件,確認采訪證和護照,只有合法授權,且現場並非管控區域,沒有潛在“危險”才會放行拍攝,否則即使有合法采訪證仍會被禁止拍攝。
陳葦表示,尤其在北京的采訪難度越來越高,很多活動不開放外媒參與,像是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進行的外國元首國事訪問,外籍記者按過去慣例可以報名采訪本國元首訪問中國,但現在僅設置“外媒資源庫”提供新聞制作的畫面和材料。
更嚴峻的是,壹般中國民眾對外媒的認知也發生變化,多數人認為“外媒“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報道充滿偏見且不客觀,因此不願配合媒體采訪需求。
中共視外媒為“政權穩定的威脅”
無國界記者組織台北東亞辦事處倡議專員白奧蘭(Aleksandra Bielakowska)指出,在中國的記者報道“紅線”禁忌話題數量激增,記者近年不僅必須遵循敏感話題的官方論述,甚至自然災害、車禍或其他公共利益議題都受到當局的審查。
白奧蘭對美國之音說:“外國記者不受歡迎,面臨來自當局越來越大的壓力。外媒記者每天都受到警方的騷擾、監視、跟蹤和監控,使得剩下的記者越來越難以開展工作,報道也變得幾乎不可能。”
因為警方經常阻撓他們,禁止他們進入事件現場,不允許他們參加特定活動並前往敏感省份,且消息來源也受到威脅,不得與記者分享任何資訊。中國政府使用簽證“武器化”政策以限制外國記者的入境,特別是敢於報道政權認為敏感話題的記者。
她表示,中共當局將獨立新聞視為“政權穩定的威脅”,使用各種手段限制外媒記者的采訪,包括騷擾、監視和簽證政策的“武器化”,且消息來源也受到威脅,不得與記者分享任何信息。由於北京當局正竭盡全力掩蓋可能導致社會動蕩的事件,並確保不讓任何證據曝光,記者只能報道已被當局控制或操縱的事件。
白奧蘭認為,自中共領導人習近平2012年上台以來,新聞自由受到了空前打壓。她直言,中國正在恢復毛澤東時代的媒體控制模式,自由獲取和傳播信息的權利被視為犯罪。2024年無國界記者組織的世界新聞自由指數顯示,中國在180個國家中排名第172位,是世界上最大的“記者監獄”,目前關押124名獨立記者。
但白奧蘭強調,駐中國的外媒記者扮演著讓世界了解中國不可或缺的角色,中國做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強國之壹,國際社會不允許中國官方成為唯壹的信息來源。-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