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1-26 | 來源: RFA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北京 | 字體: 小 中 大
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周壹(25日)起壹連叁天,率領香港商界考察團到大灣區,全團約80人。不過,繼11月8日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深圳的座談會後,長和系再次未有派員出席,而李澤楷今次亦未見蹤影。消息指,港府周伍(29日)會邀請商界到政府總部,簽署“支持和參與北都發展”的意向書。評論認為李澤钜似乎不太看好“這套戲”;政府連番動作明顯是要“夾人上船”,但意向書只是“口講口賠”,只會顯得政府對北都沒有信心。
繼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月初提及工商界是推動香港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後,特首李家超也指出商界和企業家“不是旁觀者、不應只做評論員”,要積極貢獻。大灣區考察團成員包括逾60名香港大型企業、金融機構及商會代表。行程包括了解廣東省“片區開發模式”。
在“粵港深化經貿投資合作交流會”上,李家超表示,官、商界會以實際行動,推動高質量發展:“我們將見證粵港雙方達成多達126個經貿合作項目,總值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彰顯雙方在深化經貿投資合作的決心和投入。”
中聯辦主任鄭雁雄致辭更提到,“飽經磨難的香港,終於有『中國香港』的樣子。”
地產商派贰代、叁代出席
不過如此“盛事”,卻未見李嘉誠家族蹤影。政府周壹發布的大合照未見長和系代表;有出席夏寶龍座談會的盈科拓展主席李澤楷、九龍倉主席吳天海、南豐集團董事長梁錦松等,今次亦未有在合照中出現。
其他地產商則派贰代、叁代出席。恒基地產李兆基的長子、執行董事李家傑站在前排中間。新鴻基地產由郭炳江之子、執行董事郭基煇代表。剛被剔出恒生指數成份股的新世界集團,則由鄭家純女兒、執行董事鄭志雯出席。信和置業由黃志祥之子、副主席黃永光代表。政府新聞處沒有回應是否有邀請長和系及李澤楷,只表示對出席名單“沒有補充”。本台亦向長實及盈科查詢,截稿前未獲回復。
李家超率領香港商界考察團到大灣區,壹眾大孖沙跟足3日2夜後,還要簽署支持北都發展的意向書。發展局圖片
李嘉誠:不是靠簡單投入就會成功
李嘉誠基金會上周贰(19日)向中大醫學院捐贈無創治療癌症的儀器,在記者會上播出李嘉誠與中大候任校長盧煜明的視像對話。他講到怎樣利用醫療科技,要做到“低成本、高效益”,但言談中語帶相關:“香港經濟面臨挑戰,不是靠簡單投入就壹定會成功。”
對於長和系連續兩次缺席中央的“派對”,財經評論員利世民認為:“整個李家,至少好明顯李澤钜好像不太看好這套戲。反過來,亦有可能是北京不歡迎長和系。你投資到北部都會區,等同倒錢落海的情況。以我了解的李澤钜其實不太介意(缺席),他頗清楚壹個情況,是香港地產黨和北京也沒有壹個像以前般密切的關系。”
評論:意向書“口講口賠”示威不成反示弱
周伍(29日)港府會邀請商界到政府總部參加動員大會,號召香港發展商、中資企業、銀行等,簽署“支持和參與北都發展”的意向書。
利世民說,大陸的商業文化很愛簽這些所謂意向書、諒解備忘錄,但即使簽了,最終不買地其實也沒有後果,只是“口講口賠”:“特區政府自己沒甚麼把握,真的可以賣到好的價錢甚、或賣得出,所以才挾這班人『上船』。但這班人到最後投地時開價很差,或者最終達不到政府目標的收入,能怪誰?以前香港政府要賣地,反而地產商搶著買,其實現在是示威變示弱。”
北都對中國而言只是壹個地產項目
利世民認為,北京最需要的不是發展商買地,因為這對北京來說並無半點利益。而且北京也不想在內地透過地產推動地方經濟,只有香港“仍在玩這個游戲”。利世民說:“我也很懷疑在北京的角度,這個北部都會區項目有多重要。如果只是建北部都會區,是否代表中國可以生產5奈米以下的芯片?如果做不到,對北京來說這只是另壹個地產項目。”
身兼華潤集團粵港澳大灣區首席戰略官的立法會議員李浩然周贰(26日)在商台節目指,相信活動旨在宣傳,但由政府牽頭,香港過去確實較少。他又稱,發展商當然有其商業考慮。不少前香港高官也曾公開“諫言”,前特首梁英振說港府應慎防土地與房屋供過於求;前財政司司長唐英年指,縱然香港商人愛國和支持政府,但“條數亦要計得掂”。-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