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1-30 | 来源: 心智观察所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马斯克 | 字体: 小 中 大
编者按:
白宫在变,硅谷也在变。今年美国大选,硅谷与白宫的联动成为美国政治光谱变迁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日前,《奥尔特曼传》作者周恒星做客观察者网的“心智观察所”。作为国内第一个采访到马斯克的科技记者,周恒星讲述了他与OpenAI创始人奥尔特曼的交往,以及对硅谷微妙转型的一线观察。
心智观察所:你推出的这本《奥尔特曼传》,是不是快出版了?
周恒星:是的,这个月就会出版。
心智观察所:这本书,你是从什么时候写到什么时候?
周恒星:其实是从2014年我刚认识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的时候,那时我刚到硅谷,然后写到今年八九月份,中间跨度可能有10年。
【与马斯克、奥尔特曼的因缘际会】
心智观察所:在谈论这些细节之前,我想先问一下,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周恒星: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我觉得他非常像政客。他跟硅谷的很多创业者都不太一样,他是一位挺好沟通的人。因为我在硅谷见了很多那种书呆子类型的,他们不太好交流,就像马斯克一样。
心智观察所:因为我经常看他们上各种播客节目。给我的感觉马斯克就是那种非常天马行空的,特立独行的这么一个人,很敢闯、很鲁莽,什么都说,无所顾忌。而奥尔特曼就给人感觉是滴水不漏,他上节目的时候,感觉非常谦逊,他上崔娃(Trevor Noah)、莱克斯·弗里德曼(lex Fridman )的节目,我都有看。不知道你在2014 年见到他是什么时间?那是在创建 OpenAI 之前?
周恒星:对,他是在 2015 年创建 OpenAI 的。2014 年他刚刚接任Y Combinator(注:简称YC) 的总裁,当时我是带了一个中国企业家团去硅谷考察,团里面很多人说想去 YC 参观一下,因为当时 YC 是硅谷最有名的一个孵化器。所以我当时就尝试联系了萨姆,通过 the information 的 Jessica Lency 她帮我牵的线。当时萨姆就说他有兴趣,然后让我去斯坦福找他,他在那边上课。我记得当时就是一个下午,我去找他,他在一个教室里面上课,给我的感觉就非常像一个大学生。虽然当时他可能已经快30了,但特别瘦小,然后说话特别快,当时他台下坐了很多可能年纪比他大的创业者。上完课之后,我就去跟他聊了一会儿,反正感觉他对中国特别感兴趣。然后他也很想见一下我们那个团。
心智观察所:我首次在互联网上找他的资料是我所看到的他的第一个公开演讲,他穿了两层 Polo T恤在上面演讲,那个就让我印象很深,然后很多人就说这是一个传奇的开始。
周恒星:对,我记得应该是在08或者09年。
心智观察所:你的这本书我在这个周末把它读完了。感觉非常好读,从开头到结尾一气呵成,我觉得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多线叙事。因为硅谷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但是你把每一条关系根据你的板块,把这其中的逻辑整理得非常清晰。我首先想问一下,你这本书写了大量的细节,比如说奥尔特曼他是怎么样拉到微软的投资?比如他在太阳谷的会上,和纳德拉如何去推他的东西。
去年 11 月所谓OpenAI 的宫廷政变都有非常多的细节,这些细节你是怎么去了解到的?是从间接渠道知道的,还是你直接去问他们?因为有太多细节,包括他在家里面喝什么咖啡的牌子,你全都知道。
周恒星:你刚才说的其实是分两部分,一部分就是宫斗这五天发生的事情,还有一部分可能就是宫斗之前,像他去太阳谷峰会见纳德拉那段,是我在《纽约客》杂志上找到的。有个记者他有提到,说在一个楼梯间里面碰到他,这后面我就找了很多资料。
我在书后面也注明了引用来源。还有就是那五天发生的事情,因为当时我正好在硅谷。我是在 2023 年 11 月14 号那天采访了他,然后他十七号就被开除了,但 22 号又回来了。那段时间我在硅谷,有点像处在风暴的中心。我去找了各种人问,然后也去了OpenAI的大楼现场。外面有很多记者,但大家都进不去,里面安保特别严格。
我回来想写这本书的时候,就把那五天他们当时所有人发的Twitter做了整理,引用一些媒体的报道。事后,涉及到一些博客里面的描述我全部都整理了一遍,当时是按照时间顺序,比如说每小时发生什么事情,中间差不多七十个小时全部梳理了一下,当然里面有些是谣言,我把它们删除掉了。那五天的事情我花了很多时间去整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