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2-02 | 来源: 谷雨星球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大家好,我是Holly。
今年美国大学抢人大战比往年来得更早,距离早申放榜还有一个月之际,芝加哥大学就已经早早锁定了国内十余名学生的录取。
其首创的ED0,参加了芝大夏校的学生可以提前申请,在三周内就可以获得结果。
在这样的情况下,据说成为招生先行站的夏校已经挤爆了——
原本滚动录取到明年3、4月就会满到扑出来的夏校,不少现在就已经名额告急了。
而在追捧夏校的另一面,却是外媒对于夏校的起底:
名校开夏校只是为了盈利,很多家庭花了很多钱参加昂贵的夏校,却做了无用功,对申请的帮助不大。
究竟夏校是盛夏泡沫,还是爬藤利器?每次去一趟夏校少则十万的开支,到底值不值?还是可以把钱花在其他地方呢?
就此,我们前段时间做了一场没有对外开放的私密升学工作坊,今天将精华整理出来,有些真心话,不吐不快。
■哈佛大学的夏校生活。
90%夏校无法带来光环
这十几年来,夏校在国内走过了几个阶段,从最初的鲜有人问津到趋之如骛,再到对此祛魅。
2023年后,这波热潮又回流了。
好几个顾问老师跟我说,现在家长来问夏校的问题,就是我们十年前在说的,仿佛就是一个循环,又回到了原点。但是时代不同,自然也有诸多不同。
跟以往比起来,现在市场更为商业,机构层出不穷,推波助澜更甚,申请也越来越内卷,很多人去参加夏校更出自同伴压力。尤其是在可供选择的项目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家长们更是有种「别人有的我们一定要有」的心态。
从经济层面来看,原本昂贵的夏校,也在国内水涨船高的培训费和科研背景提升费面前,显得面目可亲了。
一位家长的一段话应该能代表很多人的心声:
「比起暑假在一个教室里学标化花掉七八万,还不如让孩子上夏校,能在校园里和来自全世界同学一起上课一个月,既体验了美国大学生活,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知识,还能交到朋友,认识教授,太值得了。」
有个在耶鲁上夏校的孩子也告诉我,每周都有个教授午餐会,他约到了之前只能在官网上仰慕的教授吃饭聊天,兴奋持续了好几个月。-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