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2-02 | 來源: 叁言Pro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文/迪麗冷巴
出品/叁言Pro
昨晚,前體操運動員吳柳芳解禁,關注她的粉絲肉眼可見上漲。
今早6點,粉絲破380萬;8點半,破400萬;11點55,479萬。照這架勢,粉絲是奔著千萬去了。
這個事件最核心的討論焦點是,壹個前體操運動員搞“擦邊”,是否有損國家榮譽。
首先要厘清的壹點是,吳柳芳並沒有獲得過奧運冠軍。她在比賽中頸部著地,被擔架抬走,此後並沒有成為桑蘭那樣的勵志榜樣;也沒有像有些退役女運動員嫁入豪門,享受哪怕壹點點名利流量。
在這個事情之前,筆者甚至沒聽過這個名字,與同樣開了短視頻賬號頻頻上熱搜的跳水冠軍全紅嬋,和因“袋鼠搖”火爆全網的體操奧運冠軍300多萬粉絲的管晨辰等相比,在壹個沒有微信、沒有抖音、互聯網遠未有今天發達的年代,僅僅獲得了體操世界杯(非足球世界杯)冠軍的吳柳芳,簡直是籍籍無名的存在。
甚至她連壹個傅園慧那樣因壹個驚訝表情就出圈的機會都沒有,留給公眾的只是平衡木上的標准動作和躺在擔架上的空洞眼神。
不知道90後、00後們有幾個知道吳柳芳呢?何況在熱搜之前,拿榮耀、獎牌引流,吳柳芳也只有幾萬粉絲,在舞蹈主播這個美女千千萬的擁擠賽道裡,她只是個小蝦米。
因此,如果讓吳柳芳與“國家榮譽”這個詞牢牢捆綁,甚至壹舉壹動都被人拿著榮辱大棒在旁邊警戒敲打,是有些過分的。如果前運動員“擦邊”要被批評成立,百萬級別粉絲的管晨辰熱舞的時候,不知道上熱搜多少回了。
如果尺度過大,自然平台有機制去判斷和處罰。有人說,她比賽時的尺度,比網絡上大多了。
冠軍是她的榮耀,而不應成為謀生的枷鎖。更何況還不是奧運冠軍那樣頂峰的榮耀。
於是,時空交錯,得冠軍沒有享受流量紅利,退役後並沒有享受豪門命運的吳柳芳,來到流量時代尋求自己的生存之道。
最讓筆者印象深刻的壹句話,是吳柳芳說自己做網絡主播是“為了生活,就是想改命”。
她說家裡條件不好,退役後做過老師,但是被拖欠工資;又當教練,編制沒給到她。於是來到杭州做起了主播。
改命,多麼傳統,帶點迷信色彩的說法。有人通過改名字來改命,吳柳芳在“逆天改命”,也在“順天改命”。
逆天,忤逆傳統眼光,擺脫榮譽枷鎖,對抗命運,改變現狀;順天,結合自身情況,不斷嘗試,順應當下大勢。
她說,奧運冠軍有錢有房有車,我沒有。說實話,某種程度上講,她比我們普通人機會更少,沒有通過文化課壹步步向上、走進職場的路徑;比賽成績也非頂尖,榮譽光環也不大,注定在體育上走不到太遠。
互聯網無疑是當下大勢,她說自己內向嘴笨,發揮自己擅長的肢體能力,做舞蹈主播即便不能大火,也是壹個提升收入、改善生活的渠道。-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