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4-12-04 | News by: 印象与逻辑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拜登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民主党曾经是美国政治中充满理想与未来感的代名词。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民主党在最辉煌的时刻,始终传递出一种积极的、面向未来的愿景,试图用一种乐观的叙事团结社会各阶层的选民。罗斯福在大萧条时期安抚民众,“唯一让我们害怕的,是恐惧本身”的演讲成为不朽的经典;肯尼迪的新边疆精神带领美国追逐登月的梦想,鼓舞了一代人对未来科技和国家强盛的信心;克林顿竞选时,主题曲《不要停止想着明天》象征着对未来的期待;奥巴马则以冷静的风格和多元主义,承诺一个充满希望和变革的新时代。然而,这种敏锐的未来感似乎正在消失,尤其是在过去十年的政治演变中,民主党逐渐迷失方向,丧失了曾经让它吸引广泛选民的核心优势。
2024年的这场选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面对川普的竞选策略,民主党不仅未能有效应对,反而显得步履蹒跚。川普在年轻男性选民,尤其是拉丁裔和亚裔选民中的突破,展现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共和党有能力构建一个超越传统蓝领白人基础的新联盟。而民主党则在文化、技术和经济议题上不断丧失吸引力,甚至逐渐成为中产阶级和少数族裔群体的封闭俱乐部。
回顾民主党的兴衰,可以发现,这种局面的形成并非一夜之间发生,而是多年来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在20世纪90年代,比尔·克林顿与阿尔·戈尔的胜利被视为“Atari民主党”的崛起,他们拥抱技术创新,承诺用市场化手段重塑政府。这种战略不仅使民主党在当时的选民基础中赢得广泛支持,也让它成为新兴产业与青年文化的天然盟友。克林顿时代的民主党能将工人阶级的经济利益与高科技行业的前瞻性结合起来,从而在文化上兼具传统与现代气息。然而,这种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侵蚀。
奥巴马的成功似乎是这种模式的延续。他凭借对社交媒体的熟练运用以及包容性社会的愿景,成为千禧一代的压倒性选择。他的竞选不仅象征着种族和阶层的融合,还表现出一种对未来技术的乐观态度。他取消了NASA昂贵且低效的“星座计划”,转而支持民营企业如SpaceX,这些企业后来以更低成本完成了任务,展示了政府与市场合作的潜力。然而,奥巴马时代的民主党也埋下了隐患,尤其是在文化议题上的强硬立场和对部分选民关切的忽视,这为后来民主党左翼的全面激进化打开了大门。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民主党的选民基础开始发生明显变化。曾经支持它的蓝领工人阶级因为经济全球化和技术变革带来的冲击逐渐转向共和党,而民主党内部却错误地将这一问题归咎于自身经济政策不够激进。事实上,自比尔·克林顿以来,民主党的经济政策一直在向左倾斜。奥巴马的政策比克林顿更左,希拉里的竞选议程比奥巴马更左,而拜登的竞选和执政议程则比希拉里更左。然而,随着经济政策的逐步左转,民主党在工人阶级中的支持率却急剧下降。1996年,比尔·克林顿在非大学学历选民中赢得了14个百分点的优势,而2024年,卡马拉·哈里斯却在这一选民群体中输掉了14个百分点。这是28个百分点的巨大跌幅。-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