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2-06 | 來源: 觀察者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據俄羅斯新聞社當地時間12月6日報道,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接受了美國記者塔克·卡爾森的采訪,主要問題集中在烏克蘭局勢的未來發展,以及美俄之間的緊張關系上。拉夫羅夫表示:俄羅斯不希望與美國發生核戰爭,正在盡壹切努力防止爆發核沖突。但他也表示,如果西方對俄羅斯使用“榛樹”導彈“沒有得出必要的結論”,俄羅斯也將“發出進壹步的信息”。
在采訪當中,拉夫羅夫表示俄羅斯是希望與美國建立正常關系的。事實上美俄之間仍然保留有幾條溝通渠道,主要用來處理囚犯交換等問題。拉夫羅夫認為特朗普(专题)是壹位“強大且友好”的政治家,但他並不“親俄”。未來美俄間高層互動的主動權在特朗普手上,而俄羅斯將在未來以實際行動來對特朗普政府做出評判。
在說到與西方的關系問題時,拉夫羅夫表現得頗為無奈。卡爾森提到曾有壹些美國的政客在20年前提出讓俄羅斯加入西方陣營,並詢問這是否還有可能實現。拉夫羅夫給出了否定的回答。
他用了大約拾分鍾時間回顧歷史,以此來解釋“俄羅斯為何沒有成為西方的壹部分”。拉夫羅夫認為在蘇聯解體後,西方只是覺得俄羅斯是壹個他們可以隨意拿捏的玩物,並沒有認真對待俄羅斯的希望和訴求。
拉夫羅夫說:“但很快大多數俄羅斯人就意識到,在90年代我們充其量只被當做是壹個‘小伙伴’,甚至連伙伴都不是。西方可以隨心所欲做任何事,拉攏寡頭、購買資源,然後他們就覺得已經掌握了俄羅斯了。”
拉夫羅夫進壹步提到,在2008年北約曾經舉行與俄羅斯的會談,並宣布格魯吉亞和烏克蘭將會加入北約,甚至還向俄羅斯推薦這壹選項。但拉夫羅夫說:“但這只是壹個口號而已。”他認為當時的格魯吉亞總統米哈伊爾·薩卡什維利就是在這樣的口號下喪失了理智,並引發了俄格之間的武裝沖突。而同樣的事情後來發生在了烏克蘭。
拉夫羅夫也承認,目前俄羅斯國內許多人都希望將解除制裁作為達成解決烏克蘭危機協議的條件。但俄羅斯經受住了制裁,並不真的懼怕經濟上的制裁手段。至於解決烏克蘭問題,拉夫羅夫表示俄羅斯願意在保障俄安全利益的情況下和平解決問題,而烏克蘭應該放棄加入北約、關閉西方的軍事基地、取消和外國軍隊的演習。
至於很多人擔心的核戰爭,拉夫羅夫表示這是俄羅斯在盡壹切努力防止的事情:“我們在2022年就發出了這壹信息,安理會的伍個常任理事國領導人也發表了聯合聲明,稱將盡壹切努力避免對抗……但俄羅斯的安全利益被完全忽視了。”
拉夫羅夫透露,西方拒絕了為俄羅斯和烏克蘭締結壹項提供安全保障的協議。“我們多次提出這壹點,包括2022年1月我在日內瓦會見布林肯時,但都被拒絕了。”西方反而認為俄羅斯的“紅線”是“靈活”的,這在拉夫羅夫看來是壹個大錯誤。
談及此處,拉夫羅夫意味深長地向卡爾森補充:“我們當然希望避免任何誤解。華盛頓、倫敦和布魯塞爾的壹些人似乎不太能理解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射‘榛樹’導彈回擊。如果他們不能得出必要的結論,我們將發出更多‘信息’。”拉夫羅夫表示,在烏克蘭使用“榛樹”導彈,表明俄羅斯會使用壹切手段阻止西方“在戰略上擊敗”俄羅斯。
除俄美關系和烏克蘭沖突外,對於當前日益糜爛的敘利亞局勢,拉夫羅夫表示穩定局面並不容易,因為這是壹項多方參與的復雜博弈。俄羅斯將同合作伙伴討論切斷敘利亞恐怖分子資金和武器供應渠道的問題。
至於中國,在整個采訪中拉夫羅夫只提到了中國壹次。卡爾森在拉夫羅夫指出正是西方國家迫使烏克蘭選邊站造成了今天的局面時說:“但這就是大國做事的方式……現在世界的局面就是金磚國家對北約,中國對美國,有壹些特定的‘軌道’。而你的壹些表態聽起來像是在說中俄組成了壹個‘永久性的聯盟’。”
拉夫羅夫則回答道:“好吧,我們是鄰居。地理上的關系總是很重要的。”-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