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2-18 | 来源: 浪潮工作室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每年,为了填报志愿,学生和家长们都会用上一切可能的比较方法:从往年录取分数线,到985、211,从师资力量,到地理位置……
但有一个影响未来四年学习和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总是被大家忽略,直到无数新晋大学生踏入了校园才追悔莫及——这就是宿舍的住宿条件。
很多大学坐落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然而走进其宿舍,仿佛穿越回了上世纪。
逼仄的空间,昏暗的采光,八人寝、水泥地、上下铺,墙面斑驳,书桌破旧,洗澡靠挤集体浴室,更别提什么独卫、阳台、空调了......
2024年了,很多中国大学宿舍的简陋程度,超乎想象,就连很多名校都不例外。
看到宿舍,名校滤镜碎了
经历了老师家长种种对于高校生活的鼓吹,不知道有多少高中毕业生在踏进校门时都怀着对大学的美好想象。
但击碎大学滤镜仅需一步:去宿舍看一看。
报志愿前,很多学生或许根本没有机会去大学里看上一眼,大学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林中漫步、自由自在的世外桃源。
许多大学都有着舒适的校园环境,图为西安交通大学的林荫道 / 图虫创意
但只有在他们发现宿舍没有独立卫浴,斑驳的墙面显出岁月的痕迹的那一刻,才意识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2022年的暑期,武汉某大学女生宿舍查出一起霍乱病例[1]。
当这个只在纪录片和书里见过的疾病名字出现在现实里的时候,大家才关注起这栋老宿舍的住宿条件:宿舍老旧,没有阳台,只能将衣服晾到走廊上;又潮又湿,公共卫生条件堪忧,还能看到蚊虫和老鼠。
难怪在全国大学生里,约43%的大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只是“还算满意”和评价更差(比如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等)[2] 。
“为什么同样是大学,宿舍条件却能差这么多?”
“明明是传说中的985大学,怎么宿舍还像大工地?”
小红书上,某985大学的学生po出了自己的大学宿舍照片。每层的卫生间阴湿肮脏:天花板的墙皮剥落、地面黑色的杂迹连成片、水池的瓷砖多处可见脱落;因为宿舍地方不够,衣服被迫晾在过道;“水分散不开就会发臭,每次经过都得捂鼻子,特别臭”……
图源小红书博主@和槿晟,已取得授权
很多在现代家庭中司空见惯的配置,却是大学宿舍里的”奢求“。
就拿“空调、独卫、热水器”这研究生寝室三大件来说,放眼整个中国高校,2017年,独卫和空调的覆盖率也才刚刚过半。而有热水器的寝室更是不到四成,北方高校研究生宿舍的热水器覆盖率更是低至不到14%[3]。
在读大学生喊破了嗓子,让学校赶紧修建独立卫浴,安装空调。哪怕只能造福后来的学弟学妹,也算了却一番心事。
酷暑难耐的夏天,空调不可或缺 / 视觉中国
微博上话题#别小看学姐留在宿舍的每样东西#里,大学生们分享自己的住宿经历:在寝室住久了才能发现前辈学长学姐的用心良苦,墙上莫名其妙位置的挂钩,是用来挂无处安放的插排的;而插口一旁的破布条,原来是用来固定那永远插不稳的充电器的。
连环机关一般的“自助装置”,让新入住的大学生明白了留在宿舍的每样东西都有它存在的意义。
都2024年了,住个寝室还得仰仗前人的智慧和超强的适应能力——想要一个干净舒适的大学住宿环境怎么就这么难?
宿舍三宝:
人多,钱少,年代老
985名校基本上都是老牌强校,大多是在建国初期就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校园规模。
老牌强校大多在建国初期就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校园规模,许多仍在校园内使用的建筑也有很长的历史。图为北京大学静园“六院”建筑 / 图虫创意
老牌强校大多在建国初期就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校园规模,许多仍在校园内使用的建筑也有很长的历史。
1952年至1953年,南大先后建成了南园学生宿舍5幢、教职工宿舍3幢、食堂1幢,这些建筑后来都长期沿用了下去[4]。-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