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1-09 | 来源: 北青深一度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登顶后,徐卓媛展开了随身带着的国旗
对于今年18岁的徐卓媛来说,2023年登顶珠穆朗玛峰的历史性突破已经是过去式了。2024年,她投入“7+2”全球攀登计划中。“7+2”是指攀登七大洲最高峰,且徒步到达南北两极点的极限探险活动。探险者提出这一概念的含义在于,这九个点代表的是地球上各个坐标系的极点,代表着极限探险的最高境界。目前,她已经登顶了亚洲的珠穆朗玛峰、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和欧洲的厄尔布鲁士峰。
登珠峰时,她16岁,成为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最年轻的中国登山运动员。2024年5月,这条“最年轻”的记录又被一个中国男孩打破了。站在成人的年纪,她重新回忆珍贵的创纪录之旅,过往那段耀眼的经历在她身上留下了印记,在她成人的这一年依然深刻,那是大自然教给她的最生动的一课。
以下是她的自述:
徐卓媛登顶
“跟太阳一起到达山顶”
其实对于我而言,登珠峰已经是过去式了,我一直在往前走,今年不仅要准备高考,还要继续完成2023年立下的“7+2”攀登计划。
挑战珠峰是在2023年,5月14号,我从C3(珠峰南坡营地)醒来,感觉好不真实。最后冲刺的路已经修好了,要开始登顶了。C3位于洛子峰的中段,海拔7200米,是个坡。晚上睡觉的时候人都会往下溜。那晚我睡得不好,早上5点多就起来收拾,冲C4。这是登珠峰的最后一个营地,海拔7900米。上午9点多,我到了C4,准备开始冲顶。
那天风很大,中午还下雪了。这个时间开始下雪,我们很着急。风刮到8级以上人都站不稳,别说冲顶了,如果天气再恶劣下去,可能就要下撤。在帐篷里,我听到四面八方的风呼呼地刮。本来我跟一个姐姐同住一个帐篷,“协作”为了安全,跟我们挤到一个帐篷里,这才抵住风。当时,所有的“协作”都在自己攀登者旁边寸步不离地守着。我们都在等着气象预报。
下午5点多,当时的风大概有7级左右,我们问了夏尔巴向导,他们登顶过很多次,对风很敏感,会有基础的判断,他觉得没问题,领队决定上。
其实到这会儿,我感觉自己都没反应过来下一步到底要干嘛,在高海拔,很多反应会延迟,有人会暴躁,有人会焦躁,我是大脑反应速度下降,没那么活跃,甚至没有很害怕,领队让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晚上八点,我们开始冲顶。雪经常把我的氧气面罩冻住,挡住视线,看不清路,需要“协作”不断帮我拍开。大风吹得我眼睛睁不开,当时戴的隐形眼镜直接被吹冻住了。突然间,一个硬片掉下来,我以为眼角膜掉出来了。胸口的拉链都是冰,拉不动。-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