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1-10 | 来源: 不讲女德FistsUnchained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2025年1月9日,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这是一桩曾引起不小震动的案子。
日本母子在公交站被刀刺伤、一个中国女性为挡刀身亡,终在今日开庭。
按理说,中日两国当初都颇为关注,多少人以为会闹得沸沸扬扬。
可这几天,网络上没有官方的公告传播,只有零星几家媒体:
在开庭当天才发布消息。
透露消息的只说是中日相关人士:
而他们前一天才透露此事。
没人解释缘由,也没什么现场报道。
就像一阵风吹过,没人拦得住。
当初惊动四方,如今却成了一张平淡的庭审排期表——时间、地点、案由,仅此而已。
有心人想问个究竟,但并未见更多消息流出:
也没有公开庭审的信息。
案子依然是那个案子,影响依旧很大,但在此刻却失了声音。
仿佛公众记忆在几个月里被消磨殆尽。
人们绕过法院大门匆匆而过,留下一个问题悬在半空。
曾经轰动的事实,为何如今静得好似从未发生?
1
当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例行记者会里称这是一场:
偶发事件。
并在记者问到如何评价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时,回答道:
你生活在中国,相信能感受到中国很安全。
在当地警方的通报里,没有点名仇日或报复社会,更没提那名行凶者的身份和动机。
毕竟:
说太多有风险,说太少也无妨。
偶发二字用处广泛,既可以安抚情绪:
也可以终结追问。
日本方面则敏锐得多。
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向苏州市提出交涉,要求公开案件信息、加强警备。
日本驻华大使馆对胡友平的英勇行为表示敬意、哀悼,还降半旗致哀。
随后又宣布给予胡友平直系亲属:
永久居留权,发放抚恤金。
这举动让部分网友感到尴尬。
苏州当地给了个:
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大使馆那边却是降半旗、发抚恤金、给居留权。
听上去,像两家比着表达敬意。
哪一种更能给逝者家属以安慰,很难说。
还有网友在网络上变身福尔摩斯,有人替胡友平鸣不平,也有人:
把矛头对准那对母子。
他国国籍引发的情绪,就像火烧起来容易,想灭却要费劲。
于是网络平台开始删帖,大概是怕火越烧越旺。
在这个故事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与逻辑,爱恨交织也不外乎如此。
有人关心作案动机,想问问52岁的行凶男子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
有人试图把仇恨简化为民族情绪,他们:
盯住了日本人这个标签。
也有人痛惜胡友平的去世,说这是一片善心的牺牲,却也只能以叹息收尾。
2
2024年6月24日,下午四点,新地中心公交站。
那天阳光像火,炙烤得人睁不开眼。
本来,那只是一段寻常的初夏时光,嘈杂、潮湿,正好配上汗味与汽车尾气。-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