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1-10 | News by: 美国之音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近日在中共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一次大会上强调“反腐败永远在路上”,并强调腐败是中共面临的最大威胁。然而,在中国官媒央视播出的《反腐为了人民》专题片中,又有一批高级官员出镜忏悔,其中包括中国前司法部部长唐一军等人。这种不断有高层官员落马的现象,与习近平过去十余年来宣称的反腐成效形成鲜明对比,也引发外界对反腐工作的质疑。
“反腐永远在路上”难掩贪腐顽疾
习近平在中纪委全会上强调,反腐败斗争力度空前,成效显著,但同时承认“腐败存量尚未清除,增量还在持续发生”。法新社的一篇报道回顾习近平执政以来的反腐表态,从2015年的“腐败和反腐败呈胶着态势”,到2016年在中共五中全会上,习近平首提“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以及2017年的中共六中全会上,进一步强调“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在十九大期间,习近平再次表示反腐败的“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直到如今,习近平称“形势仍然严峻复杂”,中共落马的官员越来越多,而且层级越来越高,与习近平“取得反腐成效”的说法自相矛盾。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国家安全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占玺对美国之音表示,习近平自上任后推动反腐,用各种政治语汇形容成效,但其实反腐对习近平来说是一个假议题,只是一个政治运动的工具。
“真正推动反腐工作的目的并不是在于解决腐败的问题,而是在于落实中共的这一个内部的政治忠诚问题。”他说。
王占玺说,从去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一直到前几日的中纪委大会,其实“从严治党”才是反腐工作背后最重要的潜台词。
在2024年12月26日至27日召开的中共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强调,“敬畏纪律、遵守纪律,就能抵御腐蚀、百毒难侵”,“推动各级党组织和领导班子从严抓好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对反腐败斗争形势要异常清醒、态度要异常坚决,决不能松懈,决不能手软”。
在此次中纪委大会上,习近平也对从严治党提出“要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要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等。
结构性贪腐
然而,分析人士指出,缺乏分权制衡的专制体制,反而让贪腐成为一种“结构性问题”。“反腐败工作的不成功基本上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而且是可以预期的。”王占玺说。
台湾中正大学战略暨国际事务研究所教授赵文志指出,中共官场的贪腐问题并非反腐导致,而是长期存在的结果。习近平的反腐行动不过是将掩盖已久的腐败现象暴露出来,贪腐并未因反腐而减少,而是更加显性化。
他表示,这并不是“老虎打不掉,苍蝇越打越多”的问题,而是中国政治体制缺乏制衡机制,使得官场上本来就到处充斥大量贪腐,这是“结构性问题所造成的结构性贪腐”,只是以前没有人进一步去掀开这个乱象,或者是只是拿几个人出来祭旗而已,而随着习近平不断打击贪腐后,才会让人感觉好像越来越多,但其实一直都存在。
赵文志说:“也就是说在中国的这种专制威权的政治体制之下,缺乏这种分权制衡的结果,所以使得这些掌握政政治权力的人,他就很难避免这种来自于外界的这种金钱的诱惑,所以我觉得只是过去没有被掀出来这样子的一个贪腐的问题 。”
央视推出年度反腐专题大片
在中共中纪委大会召开之际,中共官媒自1月5日起播出《反腐为了人民》的电视专题片,选取12个案例,分四集播出,主题分别是“惩治蝇贪蚁腐”、“风腐同查同治”、“揭开腐败隐身衣”、“以案促改促治”。包括中国前司法部部长、前江西省政协主席唐一军、前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前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崔茂虎、前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孙述涛、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董事长王宜林等人都在镜头前忏悔。-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