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1-27 | 來源: 看中國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香港 | 字體: 小 中 大
皖南事變之後新肆軍軍長葉挺被囚禁,他曾作詩概括當軍長以後的坎坷經歷:“叁年軍長,肆次辭呈。壹朝革職,無期徒刑。”其實,在短短3年的軍長任期內,他先後5次要求辭職,其中兩次離軍出走,原因究竟是什麼?
早年脫共不受信任 無法行使軍長職權
讓葉挺覺得難以履行職責的根本原因,是他早年主動脫離了共產黨。1927年底廣州起義失敗後,葉挺受到了不公正批評,離開中共的黨組織,在海外度過了拾載流亡生活。
全國抗戰爆發前夕,葉挺與脫離了多年的中共取得聯系。1937年9月28日,他被任命為新編第肆軍軍長。但作為壹支中共領導的軍隊,新肆軍自然要完全掌握在項英等共產黨幹部的手裡,戰略方針都由他們制定。黨外人士葉挺想要成為軍隊名副其實的統帥,是項英無法滿足的。葉挺也曾努力改善自己的地位,他在1938年6月向周恩來、葉劍英等人建議在新肆軍組織壹個委員會,共同商議軍政問題。但只要葉挺與中共的關系沒有實質的改變,他仍然只是壹個黨外盟友,對新肆軍決策層不可能進入太深。況且項英還是擔任委員會的壹把手,繼續位居葉挺之上,葉挺依舊感覺無法行使軍長應有的職權。
另起鍋灶 曾回鄉組織壹支武裝隊伍
1938年7月28日項英前往延安參加會議,過了約壹個月,葉挺發電報給周恩來等人,表示准備辭職。在周恩來等人的挽留下,葉挺堅持了壹個月,9月30日他發電報給項英,說“我擬於下月初”到顧祝同那裡去壹次,“如能請准假,則返香港視察各方情形”。項英隨即從延安趕回皖南。
項英還在路上的時候,葉挺也離開雲嶺去外地,走前給項英留下壹封信,說“居士不適當壹個大廟的方丈”。10月22日,項英回到了雲嶺。第贰天葉挺也回到了軍部。項英主動去拜訪葉挺,勸他打消辭意。但葉挺去意已決,要回到已遭日本入侵的老家廣東組織武裝打游擊。可能是因為“不能改變現行制度”遷就葉挺,在這之後,周恩來等人並不堅持要葉挺回新肆軍。葉挺離職後回到廣東,國民政府廣東負責人余漢謀立刻委任他官職,葉挺很快拉起了壹支武裝。蔣介石害怕這支隊伍成為第贰個新肆軍,下令撤銷對葉挺的任命。與此同時,蔣介石向中共方面表示,要另行委派新肆軍軍長。
左起:陳毅、粟裕、傅秋濤、周恩來、朱克靖、葉挺在新肆軍雲嶺軍部。(網絡圖片)
黨內不被信任 “壹把手”仍被架空
蔣介石再派壹個軍長來,只會是個反共分子。延安忙致電周恩來,讓他把葉挺約到重慶談話,“要葉挺向蔣表示願回新肆軍工作”。周恩來在1939年1月向中共中央書記處提出建議,把項英和葉挺在新肆軍委員會的職務顛倒壹下,“葉正項副,項實際上為政委”。書記處回電同意周恩來的想法,並指出項英可“多注意新肆軍總的領導及東南局工作,而將軍事指揮與軍事工作多交葉辦”。周恩來告知葉挺中共中央對新肆軍委員會的新安排,並要同去皖南送他回工作崗位,葉挺終於同意重歸新肆軍。
但只要葉挺和中共的實質關系沒有改變,就不可能真正參與中共對新肆軍的關鍵決策。這年9月,葉挺為新肆軍經費和編制問題去了重慶,因為蔣介石不肯增加新肆軍軍費,他第叁次提出辭職,才換來國民政府多撥了壹些經費。心緒煩亂的葉挺去了香港、澳門,明確表示不想再回新肆軍了。
項英派人到澳門請葉挺重新工作,葉挺返回重慶,但仍說:“我今天既不是共產黨,也不是國民黨,情況如此復雜,卻要我擔負這麼大的擔子,我實在幹不下去了。”經過周恩來的說服,葉挺在1940年8月回到雲嶺。
其實,早在抗戰前,香港、澳門與中共的情報系統就非同壹般。1930年1月李強在香港九龍設立的地下電台開始運作,李強也就是後來的中國貿易部部長。由周恩來設計通訊員使用的通訊密碼,因周恩來的地下化名是“伍豪”,因而簡稱“伍密”。1939年2月康生領導的社會部成立,潘漢年就開始直接向延安報告;有消息稱,當時周恩來直接下達命令必須找回葉挺。1942年,潘漢年在香港八路軍辦事處已直接掌控城市特務網絡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