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2-02 | 來源: 玉淵譚天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關稅 | 字體: 小 中 大
2月1日,特朗普(专题)簽署行政令對來自加拿大(专题)和墨西哥進口商品征收25%的關稅,對來自中國的商品征收10%的關稅。對於美方的錯誤做法,中方將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並將采取相應反制措施堅定維護自身權益。
根據譚主梳理,美國對外國加征關稅有7種方式,流程往往需要至少半年的時間。
這壹次,特朗普上任僅僅兩周,關稅政策就落地了。
之所以這麼快,是因為特朗普這次是根據美國1977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所確立的緊急經濟權力來征收這些關稅。
具體來看,以往,美國商務部、貿易代表辦公室等部門需要先對相關情況進行調查,給出“危害美國國家安全、產業安全”等理由後,美國總統才能根據調查結果決定關稅。
特朗普在上壹個任期也基本遵循了這樣的慣例。
從2017年8月對中國發起301調查,到2018年4月301關稅落地,歷時半年多。
2017年4月,特朗普曾要求美國商務部對鋼鐵、鋁等有關國家安全的產品展開調查,到2018年5月,特朗普宣布對加拿大、墨西哥等國進口的鋼鐵征收25%的關稅,對進口的鋁征收10%的關稅,歷時壹年多。
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教授史曉麗告訴譚主,這壹次援引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賦予總統非常大的權力。總統有權直接宣布發生緊急狀態,並采取禁止或限制措施,包括加征關稅等進出口限制措施,這些措施不需要經過更多的批准或同意。這是美國法律體系刻意留給總統的自主權,是壹個特別大的後門和天窗。
今年1月初,還是候任總統的特朗普就曾表示,正在考慮宣布國家經濟進入緊急狀態。2月1日,在宣布關稅的同時,特朗普正式宣布了國家緊急情況。
根據接近特朗普的人透露,特朗普本人“很喜歡”《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因為這部法律不僅賦予了美國總統更大的加稅權力,它還不要求嚴格證明加稅的必要性。
雖然存在著這樣的後門,但此前,還沒有美國總統成功援引這部法律對外國加征關稅。
根據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的團隊也存在壹些擔憂。
他們的擔憂起源於上周美國聯邦法院的壹項判決,美國聯邦法院對白宮的壹項政策下達了阻止命令——也就是說,美國的司法機構可以阻止白宮的決定,這同樣適用於特朗普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加征關稅的情況。
根據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的團隊並不想讓這次的行動被法院阻止,並且希望未來可以繼續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對更多國家加征更多關稅。
2019年5月,特朗普曾威脅向來自墨西哥的所有商品征收5%的關稅,並逐漸上調稅率至25%,直到墨西哥遏制非法移民(专题)進入美國。
當時,特朗普希望援引的法律依據也是《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最終的結果是,美國和墨西哥達成協議,應對非法移民潮,特朗普威脅的關稅措施沒有實施。
長期為特朗普提供建議的貿易組織“繁榮美國聯盟”上上周向特朗普提交了壹份報告,其中提到,可以轉而通過援引《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對加拿大、墨西哥加征關稅。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教授崔凡告訴譚主,相較於《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可以加征普遍關稅,《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在以往的實踐中壹般針對的是單獨產品,例如2018年3月針對鋼鐵、鋁加征的232關稅。但值得注意的是,援引第232條,美國需要首先啟動相關的國家安全調查程序,並根據調查結果采取措施,而且原則上應對來源於所有其他國家的產品都無歧視加征關稅。在實際的操作中,美國可以再豁免其他國家,進而達到只針對加拿大、墨西哥等國的效果。總體來說,這樣操作是不太方便的。
但不論是美國選擇哪壹種征收的方式,壹旦真正進入實施階段,都意味著關稅對美國經濟可能帶來嚴重傷害。
這壹次加征的普遍關稅將是在已有關稅的基礎上再加征的,白宮方面表示,不會產生任何的豁免,新的關稅針對的是所有商品。
根據美國智庫統計,普遍加征10%關稅並在遭遇他國報復性關稅情況下,將導致美國GDP下降0.5%,3年後下降1%-1.5%。如果繼續增加關稅,下降比例甚至將達到1.2%。
墨西哥經濟部長表示,過去八個月來,墨西哥總統內閣每周的會議,都在研究可能采取的報復措施。
墨西哥總統最新表示,已經指示墨西哥經濟部長埃布拉德啟用墨西哥政府此前准備的“B計劃”,向美國輸墨產品加征關稅。加拿大總理也表示,將對美國的貿易行動做出回應,對價值155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征收25%的關稅。-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