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2-10 | 來源: 何清漣 看中國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中共的革命經驗如“武裝斗爭、統壹戰線、黨的建設”,“農村包圍城市”,“打土豪、分田地”等,中國青少年從小開始被反復灌輸,早就爛熟於心,但對中共“革命寶典”中的關鍵壹環,即如何籌措經費,卻缺少系統研究及介紹。中共不介紹的原因可以理解,壹是不想將“革命寶貴經驗”傳給潛在的革命者,為自己培養敵人,贰是當年的革命經費主要來自蘇聯,如果將這些秘史示人,總有點忘恩負義之感。
中共的幸運來自當時世界上有了蘇聯
在籌措革命經費壹事上,中共遠比其先輩孫中山幸運。大家都知道,孫中山摩頂放踵從事革命幾拾年,走會黨路線,不斷武裝起義,其重要工作就是為革命籌措經費,富商巨賈、海外華僑均是其勸募對象,其兄長孫眉壹生辛苦,掙來的錢大多成了弟弟的革命經費。孫先生勸募有方,除了曉以革命大義之外,還得時常讓人看到革命勝利之後的曙光……
中共的幸運來自當時世界上有了蘇聯。
斯大林投入重金向東歐輸出共產革命
斯大林統治下的蘇聯的雄心壯志是“將紅色旗幟插遍全球”,不惜投入重金,在世界范圍內推進共產主義革命大業。
對東歐各國,蘇聯通過第叁國際培養大量職業革命家,讓其聚集於“世界革命之都”莫斯科,在那裡接受培訓,並先後回國發動革命。最壯觀的場景是“贰戰”結束後,蘇聯用槍炮為東歐各國送去了革命與革命領袖。
這壹場景,在列昂哈德・沃爾夫岡(Leonhard Wolfgang)的回憶錄《革命的兒子》(Child of the Revolution)裡有記述。1945年4月30日,23歲的沃爾夫岡作為蘇聯派往東德蘇占區的接收幹部,跟隨其上司、後來的東德共產黨總書記烏布利希由蘇軍運回東柏林,該書中第柒章“跟隨烏布利希回柏林”,詳細介紹了當時他們如何在東德建立各級共產政權。
沒有蘇聯援助就沒有中共的壯大和奪權
中共建黨初期的革命經費主要來自於蘇聯。黨史專家楊奎松在莫斯科查閱大量檔案資料之後,寫了《解密:建黨初期職業革命家活動經費來源》壹文,對1920年代歷年經費的數量、用途做了詳細披露,結論是:來自莫斯科的財政援助對中共歷史成長過程的影響極大。
以1927年為例,莫斯科在國共關系破裂後對中共暴動的支持態度和力度都是很大的,中共黨史上有名的大行動均獲其資助,如上海工人武裝起義、開辦黨校、湖南農運、秋收暴動、建立軍隊、南昌起義、京漢粵漢鐵路罷工、廣州暴動等均有詳細數額列載。南昌起義前,斯大林曾派壹名可靠的特工人員送30萬美元到中國做起義資金。南昌起義後,聯共(布)中央政治局馬上就決定撥出1.5萬支步槍,1000萬發子彈,30挺機關槍和4門山炮,2000發炮彈,緊急海運廣州附近以援助南昌起義南下的軍隊。
抗戰時期,中共的經費除了中共各地方黨組織弄來的黃金之外,還有國民政府發的軍餉,蘇聯的援助更是其重要的經費來源。曉理在《蘇聯經濟援助是邊區收入的伍倍》中詳細介紹:在1934年莫斯科與中共中央失去電訊聯系後,蘇聯和共產國際對中共的援助停止過壹段時期,到1936年又恢復了對中共的小額經費援助。1937年11月以後則是大額經費援助,如1937年蘇聯資金援助是陝甘寧邊區全年收入的5.2倍,壹直到1940年還是1.5倍。
在國共內戰時期,蘇聯對中共的援助更是多方面的,1945年,蘇聯紅軍將自己占領的東北移交給中共軍隊。為了幫助民主聯軍鞏固其在東北的地位,向中共移交了大量武器彈藥。這點,陸媒歷史頻道今日話題於2012年9月做了壹個專題《解放戰爭中蘇聯給了中共多少軍事援助》,其中有詳細介紹,據說還只是根據不完全資料“保守計算”。
以上史實充分說明,沒有蘇聯的援助,就沒有中國共產黨的成長壯大,更沒有中共後來奪取政權統治中國的事情發生了。所謂“打土豪分田地”、“延安的大生產運動”,都是中共成了氣候之後的事情。
周恩來與斯大林簽署《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網絡圖片)-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