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2-11 | 來源: 冰川思想庫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杭州或許能提供壹些有益的也有共性的啟示,那便是在經濟規律面前保持壹種謙卑,去真誠地相信市場的力量。
新年假期剛剛結束,江蘇省委機關報《新華日報》旗下“交匯點”客戶端在2月7日晚、8日上午連續發布了叁篇專稿文章《DeepSeek為什麼會出現在杭州?》《為什麼南京發展不出“杭州六小龍”?》《杭州有DeepSeek,南京有什麼?》。
壹座城市,公開承認自己不如另壹座城市,這可謂罕見,也壹下引爆了輿論。
不只是南京,杭州至少引發了多地的焦慮。比如同樣有很多人在討論,“為什麼廣東湛江的人才梁文鋒沒在廣東創業,而是選擇在杭州租房創業呢?”
相信這也是很多人的興趣,南京到底比杭州差在哪兒?杭州又何以這麼獨特?
01
相信南京之所以點名杭州,是因為南京和杭州各方面都極為相似。
同是省會,同是古都,同是長叁角中心城市,同有千萬左右的人口,同有壹批全國頂尖的科研院所,甚至看GDP贰者都差不多,2024年南京GDP為1.85萬億元,杭州則是2.19萬億。而具體到人均,南京甚至比杭州還高壹些——南京超過18萬元,杭州則是16萬元左右。
這麼看,贰者似乎也在伯仲之間,那麼南京到底在焦慮什麼呢?
產業。
這壹點在科技企業方面,杭州的存在感遠超南京。遠有阿裡,近有DeepSeek以及登上春晚的人形機器人宇樹科技,這些企業都足夠耀眼,這些都已經或正在成為世界的現象級企業。
而南京在這方面似乎鮮少有與之匹敵的亮點。這壹點,其實南京本地媒體的總結更加到位:
之前錯過互聯網,錯過移動互聯網,錯過電商,錯過直播行業,錯過新能源汽車品牌與政策,這次可能又錯過AI巨頭,這意味著步步滑。
舉個例子,華為、中興通訊,南京給華為中興做軟件外包;小米、榮耀手機、OPPO,南京做分部的研發中心。
所以,其他壹些城市做行業主導,南京做配套;其他城市做巨頭,南京做巨頭的供應鏈。
南京不容易出“鏈主”,只能做“產業鏈”中的壹員,命運被別人決定。
這些話說得很到位。總結壹下即是:南京依然很出色,多個指標在全國都能排進前列,但是做不到創新的頭部,誕生不了改變行業面貌的破局者企業。
當然,要做到頭部本身也很不很容易。放眼全國,都出不了幾個可以在科技領域和杭州掰手腕的城市。
但是南京不甘心,因為贰者實在太近,又實在太像,憑什麼南京不行?
有壹個數據或許更值得參考——南京的民營經濟占比達到46%,而杭州則達到了61%,南京這壹指標甚至低於合肥(54%)。至於民營企業的數量,南京為61.54萬戶,杭州則高出了壹個量級——92.07萬戶。
02
有壹個有意思的統計,在長叁角的高樓排名裡,450多米的南京紫峰大廈排第3;杭州最高樓,310米的杭州世紀中心,在長叁角排到第28。
這當然不是什麼值得深究的數字,但歷史上南京確實要比杭州更有“面子”。
歷史上南京做過拾多次首都,杭州數來數去只有兩次;在明代,哪怕在靖難之役後,南京依然是陪都,在南京有壹整套六部班底,至今也是唯贰以“京”命名的城市。
在清代,南京也是兩江總督駐地,兩江總督稱之為清代最重要的封疆大吏亦不為過,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均曾任此職,而統轄杭州的閩浙總督,駐地卻在福州。-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