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2-22 | 來源: 魏家東 | 有8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電影 | 字體: 小 中 大
《哪吒 2》在國內觀影熱潮不斷,在全球范圍內也引發了廣泛討論。令人意外的是,它走紅的原因並非特效、劇情或情感表達,而是被海外觀眾貼上 “最政治正確的電影” 標簽。這背後,主角哪吒與敖丙的角色設定及電影傳達的精神,在全球文化認同上產生了深刻影響。
壹、無性別的 “藕粉 CP”:打破性別界限
哪吒和敖丙被海外觀眾視作 “最政治正確” 的電影角色,這壹評價聚焦於電影的性別流動性。在海外觀眾的解讀裡,哪吒和敖丙由 “藕粉” 制成,沒有明確性別屬性,這徹底顛覆了傳統的男女性別界限。“藕粉” 概念本身的無性別特征,讓這兩個角色成為LGBTQ +群體認同的壹部分,打破常規認知,開啟了性別探討的新視角。
贰、從 “純友誼” 到 “極致 CP”:別樣的情感解讀
影片中哪吒和敖丙從敵對走向合作,導演雖強調他們是 “純友誼”,但海外觀眾卻有不同看法。在他們眼中,兩人的關系超越傳統友誼,是 “教科書級別的CP”,情感線是典型的 “相愛相殺”,既有嫌棄又有生死相依的深情。這種情感轉變契合LGBTQ +群體對抗社會偏見、突破性別和情感束縛的理念。更有意思的是,敖丙的父親東海龍王敖廣被部分海外觀眾解讀為 “經典的同性戀父親形象”,他長發、氣場強大又氣質憂郁,被戲稱為 “同志爸爸”,這種獨特解讀反映出海外觀眾對性別、家庭和情感關系的多元理解。-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