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2-24 | 來源: 谷雨實驗室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永遠在末流的趕路人
專科出身的尚斌第壹次和活的外國人說話是去年大年初壹,視頻裡,他緊張得語無倫次。聊了半個多小時,從表情來看,對方聽懂了,但很艱難。
這是壹場面試,如果通過,他可以去美國讀博。後面幾天,尚斌壹直在刷社交軟件,想看看是否有人分享相同學校和專業的申博結果,“如果沒有就說明我還有希望。”大年初柒,他在小紅書上搜到壹篇筆記,配圖裡有張offer的郵件截圖,寄件人的名字沒打碼,正是面試尚斌的老師。
他錯失了offer,但忍不住想,如果不是口語太“蹩腳”,或許機會是他的。口語和聽力是他的弱項,101分的托福總分是由接近滿分的閱讀和高分寫作撐起來的。他盡力了,他高考英語只有拾幾分,准備專升本時,他參加過新東方的壹對壹輔導班,除了26個英文字母壹切從頭學,他還記得課件上的第壹個例句:She is a girl。本科時,他考了叁次才通過英語肆級。
他在那篇筆記下問,“你面試了嗎”,對方回復“沒有”。原因似乎也不難猜測,從主頁上可以得知這位女生本科讀的是加州伯克利,發offer的學校排在其申請名單的末尾,她還分享過壹次漢服活動,配圖裡有她和紐約市長的合照。
對比之下,兩人的差距遠不止英語,尚斌的升學路徑是:專科、贰本、北京某所985研究生。他專科學的是播音主持,找工作時,同學們有在游輪上表演的、做婚慶的、少兒培訓的。他去面試導購,但突然被壹種不甘心攥住,“導購沒什麼前途,以我的樸素認知,寧願去修手機,也不要賣手機。”
他去考了專升本,選的是看起來和原專業有些關聯的廣告學。畢業後,他決定考研,本想在傳播學繼續深造,但他發現這個學科很多大牛都有社會學背景,於是他再次改變方向。至於為什麼現在想要讀博,原因不再是不甘、也不再是提高自己在就業市場中的地位,而是他愛上了做學術。-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