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3-01 | News by: 美国之音 | 有9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因为登上中国春晚舞台,人形机器人在中国突然爆火。中国官媒和驻外使馆近日把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和“量产”布局当成中国技术实力的最新对外宣传重点。专家指出,人形机器人标志着人工智能(AI)技术发展的新层次,但美国仍然掌握着这一领域的核心优势。要实现机器人真正的普及应用,目前还为时尚早。
人形机器人火爆中国
因为在2025年中国央视“春晚”上展示会跳秧歌的人形机器人,来自杭州的宇树科技一夜爆火。宇树科技(Unitree)H1和G1人形机器人随后在中国进行网上开售,引发媒体的专注。
宇树科技的G1人形机器人演示中,机器人似乎可以作出跑跳、舞蹈和类似武术的动作。
宇树科技H1机器人的售价高达65万元人民币,但G1机器人售价只有9万9千元(约合1万3600美元)。人形机器人今年在中国爆红,也带动相关的机器人概念产业投资热潮,包括轴承、机电、传动、减速设备等领域。
与此同时,中国驻外领馆和官方媒体也加大了对中国的机器人技术成就的外宣努力。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也在2月24日在X平台上发文,展示中国深圳众擎机器人(EngineAI)的前空翻特技。中国官方的英文《中国日报》(China Daily)也在同一天撰文说,中国的机器人制造商正在进行“量产”,以低廉的价格提供给普通消费者。
文章说,宇树科技G1人形机器人不到十万人民币的价格相较美国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更具价格优势。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去年推出Optimus时透露,这款美国人形机器人的售价将在2万到3万美元之间。《中国日报》说:“(中国人形机器人的)定价策略可能会加速中国各行业对人形机器人的采用”。
机器人“大脑”依赖美国科技, “身体”制造中国领先
美国和中国是人形机器人技术的领导者。产业分析认为,在主管机器人“大脑”的AI技术方面,美国更胜一筹;而在机器人“身体”的硬件制造实力方面,中国科技企业已经遍地开花。
以特斯拉、波士顿动力(Boston Dynamics)和Figure AI为代表的美国公司在机器人AI技术创新方面占据领先地位;中国的优必选、宇树科技等科技公司后来居上,以中国庞大的技术供应链和国家投入为依托,将一大部分竞争力寄希望于量产和应用。
美国加州机器人初创公司 Figure AI 日前宣布,其人形机器人 Figure02将在2025年开始进行家庭环境中的 “alpha测试”。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布雷特・阿德科克(Brett Adcock)表示,这比此前计划提前了两年,得益于其自主研发的 “通用” 视觉、语言、行动(VLA)模型 Helix。
Figure AI的产品演示中,该公司出品的人形机器人已经可以给食品分类、倒牛奶、分拣衣物,显示了超强的感知和分辨能力。
中国重庆智源机器人研究院在最近发表的一篇分析中指出,国外人形机器人“正在加速进化,已进入到了高动态运动发展阶段”,中国的人形机器人技术在硬件上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未来将“依靠政策支持”。
中国政府2023年11月就提出《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计划在2025年,实现中国“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并计划在2027年,让中国人形机器人技术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期刊一月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美国的巨大优势在于其科技企业和高等院校掌握的最尖端的技术,这将推动AI人形机器人不断学习的能力。文章说,人形机器人的软件“大脑”约占其价值的80%,而其技术所依靠的的高端AI芯片仍是中国尖端人工智能发展所欠缺的。-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