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3-03 | 来源: 观察者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乌克兰危机 | 字体: 小 中 大
特朗普(专题)和泽连斯基在白宫大吵架,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是否会中断的问题就表面化了。特朗普本来就不支持对乌克兰的援助,他又是睚眦必报的人,对在白宫受到的“轻慢”不会轻易放过。正好,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眼下就有几十亿来自总统特批权限,当然是拜登(专题)在离任前特批的。但现在的总统是特朗普,既然总统有权特批,就有权取消。
美欧对乌克兰战争的分歧已经彻底表面化了。欧洲还在嘴硬,宣称将继续支持乌克兰战争。泽连斯基直接从华盛顿飞往伦敦,并在那里得到英国的22.6亿英镑贷款,用于加强乌克兰的国防,这将用冻结的俄罗斯资产收益偿还。但这些援助显然是不够的。
从2022年1月24日(战争爆发前夜,美欧已经因为战云密布而增加对乌克兰的援助)到2024年12月31日为止,美国援助共计1192亿美元,欧盟521亿美元,德国181亿美元,英国154亿美元,丹麦84亿美元,荷兰77亿美元,瑞典57亿美元,法国51亿美元。欧洲的援助总额与美国大体相当。
欧美国家对乌克兰援助的金额
这就是说,欧洲需要加倍援助才能补上美国撤援的缺口。但有些援助不是砸钱就能解决的,欧洲需要美国才能补上某些能力短板。
首先,在通讯保障方面。
在乌克兰战争早期,就有“滴滴打人”的说法。也就是说,一旦发现俄军目标,乌军立刻呼叫炮兵或者无人机火力,很快精确火力从天而降。但这样的“信息战初级阶段”没有持续多久。原因是在开战初期,俄军对战争的性质定位错误,试图尽量降低对乌克兰民用设施的破坏,乌克兰的有线和移动通信体系还能正常运作。这也成为“滴滴打人”的通信保障。
很快,这样的便利没有了,不依赖民用通信体系的军用无线电得到广泛使用。
特高频(UHF)设备便于携带,信号穿透力强,适合城市内和建筑内使用,但由于无线电天线的物理限制,其城市内典型通信距离只有1-5公里,开阔地区10-20公里。模拟式只有语音通信能力,数字式的数据率在几kbps到几十kbps一级,只能低速传送图像和视频,分辨率有限。
甚高频(VHF)设备要大一些,更加适合开阔地区使用,城市内典型通信距离增加到3-8公里,开阔地区增加到20-30公里,甚至可达上百公里。但其数字式的传送图像和视频的能力也因为信号频率降低而进一步受限。
由于通信距离的限制,军用无线电需要组网和中继,才能覆盖从战术级到战役级的通信需求。同时,军用无线电也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还可能因为发射电磁信号而暴露目标,招来打击。
与典型军用无线电相比,“星链”在数据率和通信距离方面接近手机水平,而且较少受到地形地物的影响。
以“星链”为基干的低轨道通信体系则相当于把手机基站搬到低轨道上去了。通常情况下,移动的手机在固定的基站之间漫游;“星链”则反过来,接踵而来的“基站”对固定终端的通信要求不断接力,保持通信畅通。
典型“星链”终端做不到像手机那么小巧,但还是便携式的,天线尺寸比茶几略大。能做到动中通,但可靠性和数据率视本地区“星链”卫星密度而定。虽然这也使用无线电波,但发射和接收方向都指向天顶,相对不容易截获和干扰。
“星链”不是作为军用通信而产生的,在星间激光链路中继后,最终还是要通过地面站接入主干网,与常规的军民通信架构相连。在全面战争情况下,主干网可能是首要打击目标,低轨道通信卫星和中继卫星也会受到干扰甚至直接打击。但在乌克兰战争这样的局部战争中,“星链”不依赖战区主干网的优点充分发挥,同时可充分利用战区外主干网正常运行的优势。
2022年2月乌克兰战争一爆发,马斯克就迅速向乌克兰提供了数千台“星链”终端。到2022年10月,SpaceX已经向乌克兰交付了约2万台“星链”终端。这些“星链”终端不仅用于军事通信,也用于在通信基础设施受损地区为平民提供通信服务。最初的“星链”终端和服务是SpaceX免费赠送的,后来的大部分是由美国、英国、波兰等国政府和私人组织资助捐赠的。
“星链”已经成为乌军的关键通信技术,要是断供,将对乌军作战造成灾难性的影响。不过“星链”是私营的收费服务。在理论上,只有继续有人付钱,就可以保持服务。也就是说,欧洲提供不了“星链”,但欧洲可以出钱,保持乌军能继续使用。-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