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3-08 | 来源: 澎湃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您自己有尝试过息屏24小时吗?”
当坐在两会驻地公共采访间的姚明听到澎湃新闻记者以这个问题开启专访,原本有些疲惫的他突然笑了起来,“我尝试过,哈哈哈,我不知道戒烟是不是这种感受,但确实有些焦虑。”
两天前,就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姚基金创始人姚明提出了关于“动员未成年人开展息屏24小时行动”的建议。姚明表示,希望更多人关注电子产品对青少年健康所带来的压力和挑战,让青少年走向运动场,贴近大自然,成为身心和意志品格都健康的下一代。
这则建议很快冲上微博热搜榜的第一位,引发全网热议。事实上,随着多媒体电子产品的普及,许多青少年成长问题也日渐凸显——小胖墩、小眼镜、小豆芽、小焦虑……成了青少年的标签。
“我知道要做到息屏24小时一定有难点,但关键是每个人可以取舍这24小时能在电子产品以外获得哪些体验和收获。”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姚明谈起了形成建议背后的故事,以及对未来三年建议落地的期待,“这不仅仅是给孩子,其实也是给我们这一代人。”
“我尝试过两次,确实有些焦虑”
与过往提出与中国体育相关的建议有所不同,姚明这一次把关注点放到了电子产品对于青少年成长的问题上。而当国内媒体报道了姚明提出的“动员未成年人开展息屏24小时行动”的建议后,这一话题不仅迅速占领微博热搜,而且在热搜第一的位置上停留了很长时间。
“我很吃惊会上热搜,虽然在我们的调研结果里面支持率挺高,但确实没有想到能够顶在(热搜第一)那么长时间。”姚明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全社会的反应让他有些意外,但是也证明了电子产品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已经引发了很大的关注,“既然上了,我就希望可以有更多的响应,响应是自发的,在全国不同的地方如果自发地去尝试这样一种可能性,那我们可能可以得到更多的反馈。”
值得一提的是,在姚明这则建议引发全网讨论的过程中,著名评论员白岩松也谈到了他的观点,“姚明代表的建议太客气了,他提的是每个学期希望未成年人有一天24小时息屏,其实我觉得每一个月未成年人都应该有一天这样的息屏,去玩去阅读。”
不过,姚明深知要让未成年人息屏24小时的困难和挑战。就在形成这则建议前,姚明自己也尝试了24小时远离电子产品,用他的话说,当时的状态就是“很焦虑”。
“我尝试过两次,确实有些焦虑。而且一旦恢复使用之后,发现那些找不着我的人也有些焦虑。”姚明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正是因为自己的亲身体验,所以在建议中,他也提到了具体的执行可以有一些灵活性,“所以在具体执行上肯定是需要一些灵活性的,当然也需要一些地方上实际执行单位的适应过程。”
事实上,姚明为了更客观地提出这个建议,带领姚基金进行过一项相关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6834份。这份问卷的调查对象包含了国内西部、中部、东部各个地区各个年龄段的学生、教师、家长,结果显示,有83.7%的受访教师赞同学生减少带屏幕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有96.4%的家长担心孩子过度使用带屏幕的电子产品。
据姚明透露,这个建议从构想到最终形成历时3个多月时间,“算是投入比较多精力的一份建议了。”
尽管有数据的支持,但姚明依旧明白建议落地的困难,“中国太大了,人也太多了,天南地北的差异化很大,我觉得这个事儿是需要一些酝酿的,各地也需要形成不同的地方,也需要形成各自不同的方法去适应。”-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