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4-07 | 來源: 幕味兒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電影 | 字體: 小 中 大
在古今中外的各類電影中,有許多借助亡靈進行個體追問的故事,比如以親情為母題的《尋夢環游記》,用個體記憶構成群體影像的《下壹站,天國》,以驚悚形式包裹溫情內核的《第六感》……今年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主競賽單元的入圍影片《白天是阿波羅,晚上是雅典娜》,同樣以這種奇幻的形式跨越千年光陰。
從片名就能看出,這是壹個充滿神話色彩的故事。在希臘神話中,阿波羅是光明、預言、消災解難之神,雅典娜是智慧之神,也是女性的保護神。兩位神只在地中海邊相望而立,共同守護著土耳其的錫德小城。
能夠通靈的孤兒德芬來到這裡尋找失散多年的母親,陪伴她的是叁個來自不同時代的靈魂:壹位馬克思主義革命者、壹位妓女和壹位遠古女祭司。
德芬的尋母之路,也是她和叁個靈魂的破除執念之路。德芬以為母親早已離世,因此拜托壹直跟著自己的靈魂幫忙尋找母親的下落,卻發現母親活得自在瀟灑,自己是被拋棄的。
影片並沒有將這位“非典型”的母親塑造成該被眾人指責的對象,而是剔除“母親”這壹社會角色,讓女性回歸個體。德芬母女的和解也並不是通過俗套的表達虧欠與彌補來完成,沒有想象中大團圓式的結局,也沒有過多怨恨。“通靈”能力的繼承為她們的個體意志賦予了壹絲神性,德芬從此刻才開始正視自己的特殊使命,幫助游魂們完成夙願。
遠古女祭司的故事是影片最動人的段落,她因違背教義私放女奴而被燒死,在錫德的歷史遺跡中游蕩幾千年,在獨屬於地中海的絕美日落中送走不再留戀人間的靈魂,就像雅典娜的化身。
她忘記了自己的名字和語言,卻不願做歷史的失語者,她要讓後世的所有人記住,曾有壹位女祭司因為幫助了無數女孩而死去,記住在那段殘酷歷史中她真實的恐懼和永遠閃耀的身影。-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