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14 | 來源: 搜狐肆象工作室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短短兩年,無論高端的還是平價的羽毛球,售價統統漲到翻倍。
明明是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全民向運動,羽毛球怎麼也悄然變身“刺客”了?
文 | Roxie 圖 | 肆象設計部
高端羽毛球的價格已經漲到壹筒300元往上,“雪上加霜”的是,羽毛球的耐用性不同於籃球,高水平運動者壹場就會消耗好幾個。
羽毛球為何如此金貴?它最重要的原料是羽毛,根據羽毛球世界聯合會(BWF)的規定,壹個標准的羽毛球需要16根羽毛,它們還得是方向相同、長度壹致、粗細適中的刀翎毛。
而壹只鵝/鴨單側翅膀能提供的優質刀翎毛壹般只有10根,也就是說,壹只大鵝都做不出壹個小小的羽毛球。
奧運會等頂級賽事所使用的羽毛球都是鵝毛球,因為鵝的成熟周期較長,鵝毛的羽梗更為粗壯,硬度也更勝壹籌,鵝毛羽毛球在多拍擊打後不容易蓬松,是有助於穩定球速的理想用球。
冷知識,國際比賽用的羽毛球不僅偏愛大鵝,還普遍選用左翅毛,據說是左翅的活動量稍低、磨損少,毛杆較為整齊,更易分揀和標准化生產,但並不意味著性能絕對比右翅毛更優越。
鵝毛出在鵝身上,而近年的鵝鴨產量都出現了壹定程度的下滑,肉鵝出欄量從2019年的6.34億只跌至2023年的5.15億只,肉鴨的出欄量則從48.78億只跌至42.18億只。
這還只是表象,更大的影響來自長日齡肉鴨產量的下跌。集中飼養的白羽肉鴨養殖時間太短(約35天),根本來不及生長出刀翎毛,制作羽毛球的肉鴨來源主要是南方養殖的長日齡肉鴨(超過50天)。
但由於規模化養殖效率高、成本低,長日齡肉鴨養殖量下降更為明顯,從2019年的20億只暴跌至2023年的12億只,翎毛收購難度不斷加大。
種種因素下,相較於2023年前,鴨毛、鵝毛價格基本都上浮了叁、肆倍,助推羽毛球價格不斷升高。
除了供給端,當前中國羽毛球熱度持續上漲,打球的人越來越多,也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羽毛球的供不應求。
《2023大眾運動行為與消費研究報告》顯示,羽毛球的大眾參與率高達46%,不僅超過乒乓球(34%),更遠遠碾壓了廣場舞(20%)這樣的“國民運動”。
有觀點認為,未來市場可能會轉向碳音球(采用碳纖維、聚乙烯等人造材料制造),以緩解羽毛供應的壓力。世界羽聯也已經批准對人工合成羽毛球的使用,但根據頂級球員的測評,目前新產品的手感還無法徹底替代傳統的羽毛球。
羽毛球雖小,卻凝聚著自然的饋贈與人類的匠心,不斷上漲的價格,也在提醒我們珍惜每壹次揮拍的機會。比起羽毛球本身,更珍貴的還是與搭子共同創造的歡笑與回憶,你覺得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